AE教程

我们由简入深,先来做一个广告片头中经常使用的放射光线背景。先来看一下效果。本例中我们将用到下面几个特效:【分形杂色】、【极坐标】和【发光】。

image.png

7-1-1


STEP 01 按“Ctrl + N”键,新建一个720×576的合成。


STEP 02 按“Ctrl + Y”键,新建一个【纯色】层,将尺幅设为1 500×1 200。使用比合成大的【纯色】的原因是因为后面在应用【极坐标】效果后,画面会缩小,所以为了保证画面质量,必须使用大尺幅【纯色】层。


STEP 03 右键单击【纯色】层,选择【效果】>【杂色和颗粒】> 【分形杂色】。


STEP 04 默认状态下,我们看到【分形杂色】产生一个烟雾状的背景。在本例中要产生光线,所以,首先要将烟雾变为线条。


知识点:分形杂色

【分形杂色】为影片产生分形噪波。使用该特效,可以在影片中模拟真实的烟尘、云雾等自然效果。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特效,应用面非常广泛。在后面的例子中我们还会频繁接触。下面,对该特效的参数做一个初步的介绍。

首先是【分形类型】,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使用的分形方式。如图7-1-2所示。

image.png

图 7-1-2

【杂色类型】下拉列表中可以设置噪波类型。从【块】到【样条】,噪波逐级平滑。更高的平滑度会导致计算速度减慢。

下面的几项参数就比较简单了,【反转】参数反转分形噪波效果。【对比度】控制分形噪波对比度,数值越高,对比度越强。【亮度】控制分形噪波亮度,数值越高,噪波越亮。

【变换】参数栏控制分形噪波的变化属性。可以在参数栏中旋转噪波,对噪波进行缩放和偏移设置。

通过【旋转】参数栏,可以旋转噪波。【缩放】参数栏则用于对噪波进行放大或缩小。激活【统一缩放】,可以在【缩放】参数栏中按比例缩放噪波。关闭该选项,则【缩放宽度】和【缩放高度】参数栏被激活,可以在参数栏中分别改变噪波的水平和垂直比例。

【偏移(湍流)】参数用于控制噪波的偏移位置。应用噪波特效后,可以看到躁波由基础分形图案和子分形图案两层躁波构成。【偏移(湍流)】效果点控制噪波的整体偏移。而【子位移】则控制子分形图案的偏移。激活【透视位移】参数可以产生透视偏移。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对上面的参数进行关键帧设置,来产生躁波的动画。例如水流、云动等效果。

【复杂度】参数控制分形噪波的复杂度,数值越高,分形越复杂。【子设置】参数栏中对子分形进行设置。Sub Influence参数控制子分形影响力,数值越高,细节越丰富。【子缩放】参数栏中可以对子分形进行缩放,还可以旋转子分形。【子位移】控制子分形的偏移位置,可以在合成窗口中调节该参数效果点位置。激活【中心辅助比例】参数,则子分形偏移位置居中。

【演化】参数栏可以改变分形的相位。【演化选项】则对环境影响进行进一步的设置。激活【循环演化】,可以在【循环】中设置分形的扩展圈数。【随机植入】参数为分形的产生提供一个随机值。

【不透明度】参数控制分形噪波的不透明度。【混合模式】下拉列表中决定分形噪波如何与当前层图像混合显示。可以只显示分形噪波效果,也可以使用层模式与原图像叠加显示。


STEP 05 要产生线条效果,方法非常简单。展开【变换】参数栏,取消【统一缩放】参数栏的选择,并分别设置分形躁波的长宽比。然后将分形的宽度缩小,调整【缩放宽度】到30左右。而分形的高度则要大大地加长,越大越好,直到将躁波拉成线条,这里我们将【缩放高度】设为8 000左右,看看图7-1-3所示的效果,混乱的噪波经过垂直拉伸,变成了一组竖线。

image.png

7-1-3


STEP 06 虽然线条效果得到了,但是好像太多了,下面我们通过调整分形的对比度和亮度来减少线条。将【对比度】参数设为180,【亮度】设为-70。如图7-1-4所示,我们需要的线条已经得到了。

image.png

图 7-1-4


STEP 07 现在的线条的向下竖排的,而我们需要的是向四周发射的效果。我们通过使用极座标变换即可得到需要的效果。右键单击【纯色】层,选择【效果】>【扭曲】> 【极坐标】。将【差值】设为100%,在【转换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矩形到极线】,从直角坐标转换到极座标。效果如图7-1-5所示。

image.png

7-1-5


STEP 08 现在,放射线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光的感觉却还是差了些。我们需要为放射线添加辉光来产生光线。右键单击【纯色】层,选择【效果】>【风格化】> 【发光】。如图7-1-6所示。

image.png

7-1-6


知识点:发光

【发光】也是After Effect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效,应用非常广泛。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下面我们对该特效的具体参数进行学习。

【发光】特效搜索图像中的明亮部分,然后对其周围像素进行明亮化,产生一个扩散的辉光效果。辉光可以根据图像中的亮度区域产生,也可以根据图像的Alpha通道产生。当辉光有图像Alpha通道产生时,它仅在图像边界,即不透明区域与透明区域间产生扩散的、明亮的光芒。

【发光基于】参数控制辉光的产生方式。可以选择有图像亮度区域产生辉光,或由Alpha通道产生辉光。图像无Apha通道时,应使用亮度区域产生辉光。

【发光阈值】控制辉光产生的百分比。数值越低,产生越多的辉光;数值越高,产生越少的辉光。

【发光半径】以像素为单位控制辉光从图像的明亮区域向外延伸的半径大小,取值范围0~1 000。较高的数值产生扩散辉光;较低的数值产生边缘锐利的辉光。

【发光强度】控制辉光的亮度值,取值范围0~255。数值越高,辉光越亮。

【合成原始项目】下拉菜单中可以选择发光混合方式。选择【顶端】,将辉光放在图像上方;选择【后面】可以在图像后面产生辉光效果;选择【无】从图像中分散辉光。如果需要减少图像中的辉光,可以选择【无】,并从【发光操作】中选择【正常】。

【发光操作】控制辉光的产生方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的模式,用于产生不同效果。

【发光颜色】控制辉光颜色。选择【原始颜色】,基于当前层颜色产生辉光;选择【A和B颜色】,基于在下面【颜色A】与【颜色B】中所指定的颜色产生辉光;选择【任意映射】产生一个渐进辉光。如果辉光颜色以【A和B颜色】产生,【颜色循环】参数控制颜色循环的开始色与结束色。锯齿以一种颜色开始,另一种颜色结束;三角形以一种颜色开始,向另一种颜色转换,最后以第一种颜色结束。

【色彩相位】指定颜色循环的开始点。【A和B中点】调节【A和B颜色】的颜色平衡点。低的百分比用较少的A颜色,高的百分比用较少的B颜色。

【发光维度】指定辉光扩展方式。


STEP 09 画面没有什么变化,将【发光阈值】参数调低至5%左右,可以看到,白色的辉光出现了。将【发光强度】设为1.5,加亮辉光。再将【发光半径】设为15,扩展光晕。


STEP 10 下面我们来产生一个彩色的辉光。在【发光颜色】下拉列表中选择【A和B颜色】。将【颜色A】和【颜色B】分别设置红色和黄色,就产生了金色辉光,如图7-1-7所示。

image.png

图 7-1-7

STEP 11 现在的光芒还是静止的,下面我们设置动画让其动起来。在【效果控件】对话框中展开【分形杂色】特效,在0秒激活【演化】参数的关键帧记录器。在影片的结束位置,将其设为360。预览动画,可以看到,光线开始顺序变幻起来。


STEP 12 通过对【偏移(湍流)】参数进行动画,还可以产生光线旋转的效果。在影片开始位置激活关键帧记录器,在结束位置移动效果点,产生一个分形的平移动画。这里的平移由于后面的极座标变换,成为了旋转动画。


STEP 13 动画到这里就设置完毕了,如果对【发光】特效的颜色A和B参数做关键帧动画,还可以产生光线颜色的变幻。总之,动画效果非常丰富,你可以根据我们上面对几个特效参数的学习,根据参数的影响效果,尝试对特效的不同参数进行动画,来产生多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