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教程

在本例中,我们将制作一个数字变形的人脸。效果如图9-5-1所示。在本例中主要涉及的特效有【卡片动画】、【Shine】、【Gradient Layer】、【3D Invigorator】、【Light Factory】等。

image.png

9-5-1


1.制作跳动的字符

在影片中,闪动的字符构成人脸。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将闪动的字符制作出来。


STEP 01首先导入配套素材 > LESSON 9 > FOOTAGE中素材“Map.jpg”。


STEP 02 新建一个合成,大小为2 500× 2 000。起名为“文字”,合成时长为5秒。


STEP 03 选择 工具,在合成中输入满屏的“After Effects”,创建文本层,如图9-5-2所示。

image.png

图 9-5-2


STEP 04 下面我们设置字符变动的动画。展开文本层,在【动画】下拉列表中选择【字符位移】。如图

9-5-3所示。

image.png

图 9-5-3


STEP 05 可以看到,文本层上新增【动画制作工具】的参数栏。通过设置【字符位移】参数,可以让文本向相邻的位置进行偏移。如图9-5-4所示。例如【字符位移】参数为1,则A变为B、F变为G。但是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改变参数后所有的字符起了相同的变化,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不规则的变化,应该怎么办呢?

image.png

图 9-5-4


STEP 06 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为文本加入一个抖动的效果就可以了。单击【动画制作工具】栏的【添加】按钮,选择【选择器】下的【摆动】。如图9-5-5所示。

image.png

图 9-5-5


STEP 07 展开【摆动选择器】参数栏,将【摇摆/秒】设为1。可以看到,所有的字符开始随机变化。


2.制作人脸变形

接下来我们制作字符随着人面变形的效果。首先,我们使用轨道遮罩来做一个底层。这样可以在后面让人面效果更加明显一点。


STEP 01 以PAL制新建一个合成,时长5秒,起名为“变形底层”。


STEP 02 将合成“文字”拖入合成“变形底层”,产生一个嵌套层,并缩小该层到合成大小。


STEP 03 将素材“Map.jpg”拖入合成“变形底层”,并放在嵌套层“文字”下方。



STEP 04 缩小并移动层“Map”至图9-5-6所示。以【将所有属性移动到新合成】方式重组该层,并起名为“渐变贴图”。

image.png

图 9-5-6


STEP 05 在层“渐变贴图”模式面板的【TrkMat】下拉列表中选择【Alpha 遮罩“文字”】,将上方的层作为遮罩使用。效果如图9-5-7所示。

image.png

图 9-5-7


STEP 06 可以看到已经将文字约束在人物面部形状上,但是仅仅是约束而已,我们需要的变形效果还没有产生,下面来继续。


STEP 07 以PAL制产生新合成“变形”,时长5秒。将刚才的“变形底层”和“渐变贴图”拖入该合成,成为其嵌套层。关闭“渐变贴图”的显示开关。


STEP 08 右键单击层“变形底层”,选择【效果】> 【模拟】> 【卡片动画】,为层应用特效。


知识点:【卡片动画】特效

【模拟】特效组中提供了各种粒子运动效果。使用粒子运动场可以产生大量相似物体独立运动的动画效果。粒子效果主要用于模拟现实世界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喷泉、雪花等效果。该效果通过内置的物理函数保证了粒子运动的真实性。我们在前面已经通过该组中的两个特效制作了穿越水墙的效果。

【卡片动画】特效可以根据指定层的特征分割画面,产生卡片舞蹈的效果。这是一个真正的三维特。可以在XYZ轴上对卡片进行位移、旋转或者缩放等操作,还可以设计灯光方向和材质属性。


STEP 09 将【行数和列数】设置为【独立】。注意切换回合成“文字”,数一数文字行和列的数目,在这里添上相对应的数字。


知识点:分割卡片

【行数和列数】下拉列表中可以控制如何在单位面积中产生卡片。【独立】方式下,行和列是相互独立的,其数量可以分别设置。【列数受行数控制】方式下,列数参数由行数参数控制。这里分割卡片的数目越多,后边的变形也越细。但是在本例中,也不是越细越好,我们要根据文字的行列数目来设置。不然有可能一个字符被分成多块,那就不好了。


STEP 10 可以看到,【背面图层】中显示当前层为背景层。我们需要在【渐变图层】下拉列表中指定一个渐变层来影响当前层而产生变形。因为要让数字跟随人脸变形,所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层“渐变贴图”。


STEP 11 展开【Z 位置参数】,在【源】下拉列表中选择【强度1】,将【乘数】设为0.6。如图9-5-8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数字随着人脸形状变形。这是由于数字根据渐变贴图,在Z轴上做了位置偏移,所以产生了变形效果。

image.png

图 9-5-8


知识点:根据渐变贴图产生偏移

【卡片动画】根据我们指定的渐变贴图,通过在XYZ三个轴向上对分割的卡片做位移、旋转以及缩放的操作来产生变形。

【源】下拉列表中可以指定影响卡片的素材特征。例如可以使用素材的强度影响卡片,也可以使用素材的RGBA通道影响卡片。它们所影响的效果是有所不同的。

【乘数】参数栏为影响卡片的偏移值指定一个乘数,以控制影响效果的强弱。一般情况下,该参数影响卡片间的位置。

【偏移】参数栏根据指定影响卡片的素材特征,设定偏移值。该参数影响特效层的总体位置。


STEP 12 为了加强变形效果我们继续设置,分别展开XY轴的缩放参数,在【源】中选择【强度 1】,将【乘数】设为0.6。如图9-5-9所示,可以看到,文字根据面部轮廓缩放,产生近大远小的立体效果。

image.png

9-5-9


STEP 13 播放影片看看,已经产生了数字变形的效果,接下来我们设置动画,做更酷的效果。首先让数字打散,然后汇聚成人脸。


STEP 14 在3秒位置激活参数【乘数】的关键帧记录器。展开【摄像机位置】,激活【Z位置】关键帧记录器。


知识点:摄像机系统

【卡片动画】提供了三种摄像机系统,首先我们来看看摄像机位置方式,其参数栏如图9-5-10所示。

image.png

图 9-5-10

【X、Y、Z 旋转】参数控制摄像机在XYZ轴上的旋转角度。【X、Y、Z 位置】参数则控制摄像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属性。可以在参数栏中设置摄像机位置,也可以在【合成】窗口中拖动摄像机控制点位置。

【变换顺序】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摄像机的变化顺序。

摄像机系统选用【边角定位】后,【边角定位】参数栏被激活。如图9-5-11所示。使用该方式,系统在层的四个角产生控制点。通过控制点可以改变层形状。

image.png

9-5-11

【边角定位】参数分别控制上、下、左、右四个控制点的位置。可以调整控制点参数,也可以在合成图像窗口中选择控制点,按住鼠标拖动其位置即可。激活【自动焦距】参数,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焦距。此时忽略【焦距】参数调整。

【合成摄像机】方式下可以使用After Effects的摄像机来操纵特效。当然,首先必须在合成中创建一个摄像机。


STEP 15 到影片的开始位置,将【乘数】参数设为-55左右,【Z 位置】设为-4左右。


STEP 16 接下来为文字加入光效。右键单击层“变形底层”,选择【效果】> 【Trapcode 】>【Shine】。


STEP 17 在【Colorize】下拉列表中选择【Chemistry】,发射出神秘的绿色光芒。将【Ray Length】设为2,使光效变短。再将【Boost Light】设为35左右,加强光芒效果。在【Transfer Mode】下拉列表中选择

【Add】即可。效果如图9-5-12所示。

image.png

图 9-5-12


STEP 18 我们还需要在影片的最后完全显现出人物。恢复层“渐变贴图”的显示。注意该层应该在“变形底层”上方。选择【效果】>【过渡】>【渐变擦除】。如图9-5-13所示。

image.png

图 9-5-13


知识点:【渐变擦除】特效

【过渡】中是一组切换特效。所谓切换即两个镜头间如何进行连接。最常用的切换为硬切。即从一个镜头立刻切换另一个镜头的方式。这是最常用的切换方式。

有些时候影片需要的是各种特殊的切换以进行两个镜头间的过渡,这时候可以使用切换特效。切换特效可以在层与层重叠部分建立切换。要为两个层建立切换,必须在层的重叠部分进行关键帧设置。

【渐变擦除】特效以指定层的亮度值建立一个渐变图层。在渐变图层擦除中,渐变图层的像素亮度决定当前层中哪些对应像素透明,以显示底层。


STEP 19 在【渐变图层】下拉列表中选择“渐变贴图”。在3秒20帧左右位置,激活【过渡完成】关键帧记录器,将其设为100%。在4秒5帧左右将其设为7%左右。切换效果如图9-5-14所示。

image.png

图 9-5-14


STEP 20 变形效果制作完毕,接下来我们在影片中加入LOGO。


3.制作立体LOGO

在影视片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立体LOGO的效果,其在影片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由于AfterEffects中没有三维建模的功能,所以这些立体LOGO我们只能在其他三维软件中制作完成后,将其渲染为After Effects兼容的格式导入合成使用,而这也导致了一些不便。

例如,我们需要让LOGO的位置和合成中的三维摄像机同步,这在其他软件中制作就是个问题;又例如,我们的影片可能需要反复修改,而每一次修改都需要在三维软件中重新渲染生成,非常不方便;还有一种更严重的情况就是,你根本不会三维软件,而影片中必须使用立体LOGO。

所幸的是,After Effects的第三方插件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使用Element这个插件,可以在fter Effects中创建立体LOGO或者其他简单的模型,并且可以使用After Effcts的摄像机和灯光系统。同其他三维模型插件相比,Element具有高质量的材质效果,不亚于任何专业三维软件,且使用非常简便。接下来,我们学习使用Element来创建一个立体LOGO。


STEP 01 以PAL制创建一个合成,起名为“最终完成”,时长为5秒。并将上边完成的合成【变形】拖入作为背景。


STEP 02 Element可以导入OBJ、C4D等常用的三维模型文件进行制作合成,也可以将After Effects的文本或者蒙版路径转化为模型。本例中我们使用After Effects来制作落幅LOGO字幕。


STEP 03 选择 工具,输入LOGO字符,并分别调字符大小至图9-5-15所示的状态。

image.png

图 9-5-15


STEP 04 注意关闭文本层显示,我们只需要使用它的文字路径就可以了。


STEP 05新建一个纯色层,和合成大小相同即可,起名为“LOGO”。


STEP 06右键单击层“LOGO”,选择【效果】>【Video Copilot】>【Element】。


STEP 07 首先我们指定需要产生三维效果的目标路径。在效果控件对话框中展开【Custom Layers】下的【Custom Text and Masks】,在【Path Layer 1】下拉列表中选择文本层。如图9-5-16所示。

image.png

图 9-5-16


STEP 08 单击【Scence Setup】按钮,进入Element界面进行三维制作。单击上方的【EXTRUDE】按钮为文本挤出立体效果。如图9-5-17所示。

image.png

图 9-5-17


知识点:Element

Element 模型编辑界面非常直观。中间【Preview】窗口中可以观察模型状态。单击上方菜单栏的【IMPORT】按钮,可以导入三维模型。

在【Preview】窗口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旋转模型。鼠标滚轮能够推上或拉远模型。下方工具栏的灯光下拉列表中指定一种灯光。Brightness】参数可以增强或减弱灯光效果。【Show Grid】打开后可以在窗口中显示线框。如图9-5-18所示。

image.png

图 9-5-18

窗口下方的【Material and Bevel Browser】栏中可以对模型的立体倒角和材质指定一个预制模板,单击相应文件夹即可打开模板库。选择一种模板双击即可应用效果。如图9-5-19所示。

image.png

9-5-19

指定一种效果后,可以在右侧【Scence】栏中看到模型的构成元素。可以通过激活或者关闭元素旁边的方块来决定模型的显示状态。如图9-5-20所示。选择模型相应的元素后,可以在下方的【Edit】栏对其进行形状或者材质编辑。如图9-5-2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形状的编辑仅对倒角有效。我们导入的其他模型,就只能编辑材质了。

image.png

9-5-20

image.png

9-5-21

【Bevel】栏对模型的倒角进行设置。例如模型厚度、倒角尺寸和大小等。【Textures】栏可以为模型的漫反射、反射或者环境等指定贴图。其他几栏对材质的漫反射、反射、环境等进行设置。

对于反射来说,反射环境非常重要。单击窗口上方的【Environment】按钮,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反射环境进行设置。如图9-5-22所示。

image.png

图 9-5-22

右侧的【Model Browser】栏中可以显示Element模型库的模型。选择文件夹后指定模型双击即可导入场景。如图9-5-23所示。

image.png

图 9-5-23


STEP 09 在【Presets】下打开【Bevels】文件夹。选择【Oreo】模板双击应用。如图9-5-24所示。

image.png

图 9-5-24


STEP 10 在【Edit】栏对模型进行修改。首先选择倒角【Shiny】,在下方【Bevel】参数栏中将【ExpandEdges】参数调小至-0.4左右,收缩倒角。将【Bevel Size】参数调为0.5左右,缩小倒角。激活Bevel

Backside】在背面也产生倒角。效果如图9-5-25所示。调整完毕后单击【OK】按钮回到合成。

image.png

9-5-25


STEP 11 Element使用After Effects合成的摄像机浏览场景。在合成中新建一个摄像机,将摄像机【缩放】设为300左右,产生比较强烈的透视效果。


STEP 12 选择摄像机工具,在合成中调整摄像机至图9-5-26所示的效果。

image.png

图 9-5-26


STEP 13 选择层“LOGO”,在【效果控件】对话框中展开【World Transform】参数栏。该参数栏用于设置模型的空间位置、大小、角度等。将【X Rotaion World】参数设为-30左右,使LOGO产生仰视效果。如图9-5-27所示。

image.png

图 9-5-27


STEP 14 接下来设置LOGO飞入场景的动画。将当期时间指示器移动到4秒15帧左右的位置。激活World Position XY】和【Y Rotation World】参数的关键帧记录器,如图9-5-28所示。

image.png

 9-5-28


STEP 15 将当前时间指示器移动至3秒20帧左右位置,将【World Position XY】参数设为0,-150左右,World Position Z】设为-470左右,【Y Rotation World】设为1圈,让LOGO从屏幕中央旋转飞入。


STEP 16 下面加强LOGO飞入画面的运动模糊效果。展开【Render Settings】栏【Motion Blur】参数栏,在【Motion Blur】下拉列表中选择【On】,将【Motion Blur Smaples】设为15,调高运动模糊采样值。立体

LOGO到这里就制作完毕了。效果如图9-5-29所示。 

image.png

 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