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教程

水做完接下来就是火了,都是对自然界的模拟。After Effects有不少做火焰效果的插件,但是在这个实例中我们不使用插件,完全用After Effects自带的特效进行制作。通过对各种特效的组合使用,我们来模拟一个不错的火焰文字效果。如图9-3-1所示。

image.png

9-3-1


本例中使用的特效包括【描边】、【快速模糊】、【湍流置换】、【分形杂色】、【置换图】、【发光】、【CC Glass】。


STEP 01 新建一个720×576的合成,时长5秒。


STEP 02 导入配套素材> LESSON 9 > FOOTAGE >中的素材“Karadanze.eps”和“Textrue.jpg”。


STEP 03 在合成中新建一个纯色层,起名为“Stroke”。在【项目】窗口中将“Karadanze.eps”拖入合成,并放大到满屏,注意激活塌陷开关。如图9-3-2所示。

image.png

图 9-3-2


STEP 04 接下来选择 工具,在层“Stroke”上根据上面的文字形状从左至右绘制Mask。如图9-3-3所示。绘制完成后关闭“Karadanze”的显示开关。

image.png

图 9-3-3


STEP 05 右键单击层“Stroke”,选择【效果】> 【生成】>【描边】。


知识点:【描边】特效

【描边】是After Effects自带的描边特效,沿指定的路径产生描边效果。虽然功能没有我们前边学习的3DStroke那么强大,但是应付一般的描边效果足够了,而且相比3D Stroke来说,它的调节更加简单、方便。

在【路径】下拉列表中选择用于产生描边效果的路径。该路径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封闭的。如果当前层包括多条路径。可以激活【所有蒙版】选项,系统将为所有路径描边。如果激活【起始】或【结束】关键帧记录器,可以记录描边动画。也可以选择【顺序描边】选项,系统将根据路径在合成图像中的排列顺序进行描绘,从排列在最上层的路径开始,一直到排列在最底层的路径结束。如果关闭【顺序描边】选项,则系统对所有路径同时开始描边动画。

【颜色】指定描边颜色;【画笔大小】控制描边笔触的尺寸;【画笔硬度】控制描边笔触的软硬效果;【不透明度】控制描边笔触的不透明度;【起始】为笔触描边的出发点,【结束】为笔触描边的结束点;【间距】控制笔触段的间距;【绘画样式】指定笔触的应用对象。选择【在原始图像上】,将笔触效果建立在源图像之上。选择【在透明背景上】,将笔触效果应用到透明层。


STEP 06 激活【所有蒙版】选项。在【绘画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在透明背景上】。拖动【结束】参数可以观察描绘过程。通过对该参数设置关键帧来产生描边动画,在0秒将其设为0,3秒设为100。


STEP 07 在【时间轴】窗口中,层“Stroke”的TrkMat下拉列表中选择【Alpha 遮罩 “Karadanze.

eps”】作为遮罩。如图9-3-4所示。

image.png

9-3-4


STEP 08 切换到层“Stroke”的【效果控件】对话框,将【画笔大小】设为19左右,加粗笔画。可以在【合成】窗口中观察到描边效果被约束在遮罩范围内。如图9-3-5所示,注意播放影片,看到有溢出的笔触可以调整蒙版路径来解决。

image.png

图 9-3-5


STEP 09 描边效果制作完毕,选择两个层,按“Ctrl + Shift + C”键,重组层,并起名为“Stroke”。


STEP 10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火焰。首先为重组层“Stroke”应用模糊特效,扩大火焰范围。然后选择【效果】>【模糊和锐化】> 【快速模糊】。最后将【模糊度】参数设为10左右即可。如图9-3-6所示。

image.png

图 9-3-6


STEP 11 右键单击重组层“Stroke”,选择【效果】> 【扭曲】> 【湍流置换】。


知识点:【湍流置换】特效

【湍流置换】特效产生一个躁动的置换效果。它是用来表现火焰、水波或者烟雾等扭曲变形效果的不二之选。

【置换】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置换的方式。选择一种置换方式后,通过【数量】参数控制置换强度,数值越高,效果越强烈。而【大小】参数可以控制置换的尺寸。

【偏移】参数控制躁动的偏移位置。而【演化】参数控制躁动的相位。这两个参数动画都可以产生躁波的动画。

【复杂度】参数控制置换的复杂度。在【固定】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躁动后图像边缘的处理方式。

【消除锯齿】下拉列表设置抗锯齿质量。


STEP 12 首先将【数量】设为100,提高火焰效果强度;将【大小】设为4,出现火苗效果。然后将【复杂度】设为5,增加细节。最后设定火焰动画。激活【偏移】关键帧记录器,在0秒位置将其拖动到合成的最下方;在5秒位置将其拖动到屏幕中央。播放动画可以发现,火焰效果已见雏形。


STEP 13 下面为火焰添加更多的细节。首先我们来创建一个置换贴图。新建一个纯色层,并应用【分形杂色】特效。


STEP 14 在【分形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动态扭转】。提高对比度,将【对比度】设为300。在0秒位置激活【子位移】参数关键帧记录器,在5秒位置将参数设为(0,-180),产生火苗燃烧的效果,如图9-3-8所示。

image.png

9-3-7

image.png

9-3-8


STEP 15 以【将所有属性移动到新合成】方式重组纯色层,并起名为“DisplaceMap”。然后关闭显示开关。


STEP 16 右键单击重组层“Stroke“,为其应用【置换图】特效。在【置换图层】下拉列表中选择层“DisplaceMap”作为置换层。在【用于垂直置换】下拉列表中选择【明亮度】,以图的亮度通道进行置换。再将【最大水平置换】设为0,不在水平方向置换。再将【最大垂直置换】设为-20左右,加大垂直方向的置换效果。如图9-3-9所示。

image.png

图 9-3-9


STEP 17 接下来我们为火焰赋予颜色。火焰的颜色比较复杂,所以用简单的调色是无法得到的。这里我们使用【色光】特效重新映射颜色来得到火焰效果。右键单击重组层“Stroke”,选择【效果】>【颜色校正】> 【色光】。


知识点:【色光】特效

【色光】特效以渐变色进行平滑的周期填色,并映射到原图上。【色光】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图像控制特效。因为可以自己手动调出无数种渐变可能,也就为影片的色彩方向带来无数种可能。如图9-3-10所示,即为着色映射为金属质感的狮子。

image.png

9-3-10

首先需要在【输入相位】参数栏中,对渐变映射的节拍进行设置。展开卷展栏,可以对其下的参数进行设置。在【获取相位,自】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以图像的何种元素产生渐变映射;【添加相位】下拉列表允许指定合成中的一个层产生渐变映射;【添加相位,自】下拉列表中需要为当前层指定渐变映射的添加通道;当在【添加相位】下拉列表中指定一个渐变映射层后,需要在【添加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渐变映射的添加模式。

【输出循环】参数卷展栏可以对渐变映射的样式进行设置。在【使用预设调板】下拉列表中,AfterEffects 提供了多达33种方式的渐变映射效果。从标准的颜色循环到模拟真实的金属质感,可以对图像进行随意的创造性加工;当选择一种渐变映射效果后,可以在【输出循环】栏中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该栏包括一个色轮和一个色条。色轮决定了图像中渐变映射的颜色。在色轮上拖动三角形的颜色块,可以改变颜色的面积和位置。在色轮的空白区域单击,会弹出颜色设置对话框,可以选择颜色,在色轮上添加新的颜色控制。同样,双击颜色控制块,也可以在弹出的颜色设置对话框中改变颜色。如果要删除颜色控制,只需要将其拖离色轮即可。颜色控制的另一头所连接的色条控制颜色的不透明度。可以拖动不透明度控制块,更改颜色的不透明度。【循环重复次数】控制渐变映射颜色的循环次数。注意不要将其设为0,但也不要将该参数设置过高。取消【插值调板】选项,系统以256色在色轮上产生渐变映射。

展开【修改】卷展栏,可以对渐变映射效果进行修改。【修改】下拉列表中需要指定渐变映射如何影响当前层。选择【无】,则层不产生渐变映射。

展开【像素选区】卷展栏,可以指定渐变映射在当前层上所影响的像素范围。可以在【匹配颜色】栏中指定当前层上渐变映射所影响的像素范围。在【匹配容差】栏设置像素容差度。容差度越高,则会有越多与选择像素颜色相似的像素被影响。【匹配柔和度】栏可以为选定的像素设置柔化区域,使其与未受影响的像素产生柔化的过渡。最后需要在【匹配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指定颜色所使用的模式。注意,选择【关】选项时,系统会忽略像素匹配,影响整个图像。

【蒙版】下拉列表中可以为当前层指定一个遮罩层。系统会根据在【蒙版模式】下拉列表中指定的蒙版方式,为当前层应用一个蒙版,以确定渐变映射效果的影响范围。

【与原始图像混合】用于合成转化后的图像与转化前的图像,应用淡入淡出效果。


STEP 18 注意在【获取相位,自】下拉列表中选择【Alpha】,将颜色映射源设为当前层的Alpha通道。如图9-3-11所示。

image.png

图 9-3-11


STEP 19 指定映射来源后,我们来设置映射效果。展开【输出循环】卷展栏,在【使用预设调板】下拉列表中选择预制的【火焰】映射效果。如图9-3-12所示。

image.png

图 9-3-12


STEP 20 设置映射后,我们可以看到,火焰效果已经基本完成。如图9-3-13所示。

image.png

图 9-3-13


STEP 21 最后我们为层“Stroke”应用【发光】特效,并降低【发光强度】参数到0.5左右,火焰被加

亮,现在的火焰效果已经相当逼真了,如图9-3-14所示。

image.png

9-3-14


STEP 22 火焰的效果制作完成,接下来我们制作背景,并且完成火焰照亮背景的动画设置。


STEP 23 在【项目】窗口中选择素材“Textrue.jpg”导入合成,放在最底层。


STEP 24 右键单击层“Textrue”,选择【效果】> 【风格化】> 【CC Glass】。


STEP 25 将【Softness】参数设为2,降低柔和度,将【Height】设为5,【Displacement】设为0,让画面

产生比较硬的岩石效果,如图9-3-15所示。

image.png

图 9-3-15


STEP 26 下面对灯光进行设置。展开【Light】卷展栏,将【Light Color】设为黄色,这是由于火焰照亮背景应该是金色的光芒。在【Light Type】下拉列表中将灯光类型设为【Point Light】。再将【LightHeight】设为10。通过降低灯光高度,减小照射范围。


STEP 27 接下来我们要根据火焰字描边燃烧的效果,对灯光位置做从左至右的动画,产生背景被照亮的效果。在做这些之前,首先将层“Textrue”和“Stroke”转换为三维层,并新建摄像机,调整到如图9-3-16的角度即可。注意将层“Textrue”放大到200%,并将层“Stroke”向前(Z轴)移动一些,在两个层之间产生距离。

image.png

图 9-3-16


STEP 28 现在岩石背景边缘太硬,为层“Textrue”创建蒙版,并调整高羽化值到200左右,如图9-3-17所示。

image.png

9-3-17


STEP 29 下面来设置灯光动画。切换到层“Textrue”的效果控件对话框,激活【Light Position】属性的关键帧记录器,在0~3秒设置灯光从左至右的移动动画。注意和火焰的燃烧范围同步。


STEP 30 现在可以发现,背景过亮了,所以灯光局部照亮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下面我们对材质做一个调节,让灯光以外的地方变暗。将【Ambient】设为0,关闭环境光。再将【Diffuse】设为100,加强照明效果。然后将【Metal】设为0,【Roughness】参数设为0.1。效果如图9-3-18所示。

image.png

图 9-3-18


STEP 31 播放动画观看效果,可以发现,灯光从左至右滑过的效果虽然有了,但是火焰燃烧的地方应该始终照亮,而不该变暗,如图9-3-19所示。所以,我们还需要对照射范围设置动画,使其越来越大。在0秒位置激活【Light Height】参数关键帧记录器,在3秒位置将该参数设为60。

image.png

图 9-3-19


STEP 32 火焰照射在岩石上应该产生加亮的效果。为层“Textrue”应用【Gow】特效,如图9-3-20所示。岩石被火焰照亮并发光。

image.png

图 9-3-20


STEP 33 现在的火焰黑边感觉很不舒服。选择层“Stroke”,将其层模式设为【叠加】,效果如图9-3-21所示。

image.png

9-3-21


STEP 34 下面我们为火焰产生投影。新建一盏灯,聚光灯或者点光源都可,我们仅用它产生投影。


STEP 35 新建灯光后可以发现,文字和背景层均受到灯光的照射。分别展开这两个层的【MaterialOptions】卷展栏,将【Accepts Lights】参数设为【Off】,使其不受灯光照射;将层“Stroke”的【Casts Shadows】参数设为【On】,产生投影。


STEP 36 下面对投影进行设置。展开灯光的【Light Options】卷展栏,将【Casts Shadows】参数设为On,【Shadow Darkness】设为50%,【ShadowDiffusion】设为3。效果如图9-3-22所示。

image.png

9-3-22


STEP 37 最后我们来设置摄像机动画。激活摄像机的【目标点】和【位置】参数关键帧记录器。选择摄像机工具,在开始的3秒多时间内,让摄像机缓慢由下至上摇动,然后用0.5秒左右的时间旋转至文字正面即可。如图9-3-23所示。

image.png

9-3-23


STEP 38 火焰文字制作完毕,输出影片观看效果。


本节通过对几个特效的组合使用,制作了逼真的火焰文字效果。在本例中,理清制作思路是最重要的。我们首先使用【描边】特效制作了文字描边的效果,然后使用【湍流置换】、【分形杂色】和在【置换图】特效制作了火焰的形状,最后用【色光】特效产生了火焰颜色。而背景使用【CC Glass】特效,则产生了立体的光影变幻效果。通过对特效的熟练掌握再加上清晰的制作思路,任何制作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