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走入合成的世界
- 1.1.什么是合成
- 1.2.After Effects可以做什么
- 1.3.制作一个实例影片
- 1.3.1.第一组分镜头:大海
- 1.3.2.最后一组分镜头:LOGO定格
- 1.3.3.串接所有分镜头
- 1.3.4.输出不同平台的影片
- 2.遮蔽的力量
- 2.1.遮蔽
- 2.2.制作一个实例
- 2.2.1.用蒙版提取人物
- 2.2.2.制作火焰和闪电特效
- 2.3.和蒙版有关的特效
- 2.3.1.3D Stroke & Shine
- 2.3.2.内部/外部键
- 2.3.3.通道转化蒙版
- 3.矢量图形
- 3.1.矢量绘图
- 3.2.创建一个矢量场景
- 3.2.1.创建背景
- 3.2.2. 创建人物甲
- 3.2.3.创建人偶动画
- 3.2.4.为人物乙制作动画
- 4.三维合成
- 4.1.三维空间
- 4.2.三维空间中的合成
- 4.2.1.搭建三维场景
- 4.2.2.为三维场景中的元素设置动画
- 4.2.3.设置灯光、材质和摄像机动画
- 4.2.4.调整动画速度
- 5.调色的技巧
- 5.1.色彩知识
- 5.2.颜色校正
- 5.2.1.调色时的色彩位深度
- 5.2.2.调色技巧练习
- 5.2.3.局部调色练习
- 5.3.Color Finesse
- 5.3.1.设定调节范围
- 5.3.2.以HSL方式进行调色
- 5.3.3.以RGB方式进行调色
- 5.3.4.以其他方式进行调色
- 5.3.5.使用示波器
- 5.4.RAW图像
- 6.抠像技巧
- 6.1.抠像基础
- 6.2.颜色范围键
- 6.3.Keylight
- 6.4.颜色差值键
- 7.综合特效1
- 7.1.实例1
- 7.2.实例2
- 7.3.实例3
- 7.4.实例4
- 7.5.实例5
- 8.综合特效2
- 8.1.实例1
- 8.2.实例2
- 8.3.实例3
- 9.综合特效3
- 9.1.实例1
- 9.2.实例2
- 9.3.实例3
- 9.4.实例4
- 9.5.实例5
- 10.综合特效4
- 10.1.实例1
- 10.2.实例2
- 10.3.实例3
- 10.4.实例4
- 10.5.实例5—和3ds Max协同工作
- 10.6.和C4D协同工作
- 10.7.稳定工具
- 10.8.跟踪摄像机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碰到只调节图像中的某一个色域的情况。例如我们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开始镜头中可以看到,场景中除了红色以外其他都是黑白,就是应用了局部调色的一个例子。在其他的很多广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进行局部调色。
After Effects提供了【色相/饱和度】特效来针对某个色域进行调色。我们前面也已经简单地接触了这个特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深入学习该特效的使用方法。
STEP 01 首先打开配套素材 > LESSON5 > FOOTAGE下的“woman3.tga”,并产生一个合成。
STEP 02 如果想调整模特身上的毛衣的色彩,可以用抠像来调,但这个画面很丰富,很难抠干净。当然也不能用蒙版选中毛衣的范围来调,对静态的图片可以这样做,但如果素材是动态的,就需要每帧画面都调整蒙版,画这样一个动态的蒙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非常低,因此是不太实用的。
STEP 03 如图5-2-20所示,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毛衣应该是黄绿色的,其中黄色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在【通道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黄色】。
图 5-2-20
知识点:色相/饱和度的通道控制
【色相/饱和度】特效的【通道控制】默认控制模式是【主】,也就是全局控制模式,就是对该图层中的所有颜色同时进行调整。还可以选择各种单一颜色通道控制方式,分别是【红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洋红】,之所以选择这6种颜色是因为它们分别是色光加色三原色(RGB)和色料减色三原色(CMY),它们在色相环的特殊位置,决定了调色的基础原则。
STEP 04 可以看到在【通道范围】上显示三角和竖线,它们控制着可调整的颜色范围。调整【黄色色相】,可以看到,毛衣的颜色变了,但是人物脸上的黄色也发生变化。
图 5-2-21
知识点:色相/饱和度的颜色范围控制
当在【通道控制】中选择【主】时,【通道范围】颜色通道模式没有任何变化。当选择除【主】以外的单一颜色通道控制方式时,在两个颜色条之间就会出现两个小竖条和两个小三角。选择单个颜色通道实际上只是一种符号,让选区在颜色条上迅速定位到所需要的颜色,并不是选择了蓝色就只能调蓝色,主要还是靠上面的三角和竖条来定义颜色范围的。
在【通道范围】上,上面的色条表示调节前的颜色,下面的色条表示在满饱和度下进行的调节如何影响整个色调。通道范围中的两个竖条代表颜色的选择区域,两个三角形代表羽化的区域。怎样选择色区非常有讲究,如果随意地拨动两个小竖条,只会发现画面变得斑驳陆离,一定要仔细地、慢慢地拨动它,同时观察画面的变化,这样才能找到想要的选区并进行细微的调整。
STEP 05 分析一下通道范围。可以看到,颜色区间包含了从橙色到草绿的颜色,而羽化范围更是扩大到了红色到绿色的区间。包含了这么大的范围,怪不得我们的颜色调节会出现偏差。下面我们来缩小可调节的颜色范围。
STEP 06 拖动竖条和三角到图5-2-22所示的位置。缩小可调节范围,使其仅包含毛衣的黄绿色,调整【黄色色相】,看看效果。
图 5-2-22
STEP 07 可以看到,模特手部和脸部的颜色都被还原,栏杆上的颜色也被还原。
STEP 08 下面我们把除毛衣之外的其他颜色都变为黑白。在【通道控制】下拉列表中选择其他颜色通道,将饱和度均设为-100。效果如图5-2-23所示。
图 5-2-23
STEP 09 现在可以看到,脖子上还有一些颜色没有褪尽。在【通道控制】中选择【红色】通道。调整通
道范围,将红色通道的范围扩大一些,包含脖子上的黄色。如图5-2-24所示。
图 5-2-24
STEP 10 现在看到,红色的毛衣颜色有点淡了。切换回【红色】通道,调高【黄色饱和度】参数到25。效果如图5-2-25所示。
图 5-2-25
STEP 11 调整过程中,衣服上色彩的均度会受影响,当图片是动态的时候,这些杂点是非常致命的。这说明仅这样调色是不够的,要把调色带来的噪波滤掉。
STEP 12 按“Ctrl + D”键复制一层图像,将上方图像的层模式设为【发光度】。为下方图像加一个高斯模糊(【效果】> 【模糊和锐化】 > 【高斯模糊】),模糊值调到6~8,所有的噪波都去掉了,即使图像动起来,也绝对不会再有小的噪波点闪动,如图5-2-26所示。之所以使用【发光度】这种叠加方式,是因为它是唯一带进色调的叠加方式,而会不把噪波带进来。
图 5-2-26
掌握了这种调色方式后,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不要大范围改变色彩。其实平时用得更多的只是微小的改变,如把衣服绿色调得饱和一点,做大跨度的调整有时会对画面产生一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