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教程

STEP 01 首先按“Ctrl + N”键新建一个合成。合成的设置如图3-2-2所示。这里将【像素长宽比】设为“方形像素”,并将【背景颜色】设为“白色”。

image.png

3-2-2


STEP 02 在工具栏中选择工具,在【合成】窗口绘制图3-2-3所示的【形状图层】。注意取消【旋转贝塞尔曲线】,因为我们还需要绘制直线,这样会方便一些。需要绘制曲线的时候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可以出现贝塞尔句柄,移动鼠标可以改变曲率。

image.png

3-2-3



知识点:蒙版和形状工具状态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在有层被选中的情况下选择工具和没有层被选中的情况下工具栏的状态是不同的,如图3-2-4所示。

image.png

图3-2-4

如果选择一个层后选择或者其他规则形状工具,这时候产生的是一个蒙版。而在没有选中层或者选中的是一个形状图层的情况下,默认创建的就是形状,也就是我们说的矢量图形。

这时候可能又会有一个问题:可以在形状图层上绘制蒙版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选中一个形状图层,钢笔工具的按钮会被激活。这时候,选择五角星就是绘制新的形状,而选择 则是创建蒙版。


STEP 03 形状画好以后,可以看到,上方的【填充】和【描边】栏被激活。这里我们绘制的是一片蓝天,所以要将形状设为一个有渐变过渡效果的蓝色。单击【填充】按钮,弹出图3-2-5所示的对话框。

image.png

3-2-5


知识点:填充和描边属性

After Effects中的所有形状均具有【填充】和【描边】属性。所谓【填充】,就是形状的颜色;而通过设置【描边】,则可以为其加一个描边效果。这个我们在前面的字体中已经接触过了。

四种填充或渐变方式

【填充】和【描边】属性都需要设置其颜色。单击旁边的颜色块后,会弹出图3-2-5所示的【填充选项】对话框。其中共有4种填充或者描边方式。它们分别是:

▪ 只显示路径的方式。它用在什么时候呢?形状又不能像蒙版一样被特效使用。实际上,如果我们要产生一个镂空的效果的话,仅需要使用描边的设置,不需要进行填充。这时候可以选择该方式。默认情况下,描边宽度为0。可以在工具栏中【描边】旁的参数栏拖动,以设置描边宽度。

image.png

3-2-6

▪ 单色的 方式。它非常简单,使用一种颜色来进行填充或者描边。

▪ 渐变色的 和模式。前者以一条直线进行渐变过渡,后者以辐射模式做渐变过渡。下面我们着重说一下渐变模式。

使用渐变的方法

选择渐变方式后,单击颜色块,会弹出图3-2-7所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渐变滑条。它表示过渡开始和结束的颜色。处于下方的【色标】选定后可以在下方的颜色区域中指定参与渐变的颜色。处于上方的【不透明度色标】则可以做一个不透明度的渐变。只要给滑条上不同位置的【不透明度色标】设定不同的参数值就可以了。选择滑块后,可以在下方的【不透明度】参数栏设置不透明度。

滑条上的色标是可以增加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产生一个复杂的过渡效果。在滑条的空白位置单击即可产生。上方单击是不透明度,下方单击是颜色。如图3-2-8所示。选择滑块以后按“Delete”键可以删除该滑块。


拖动色标可以改变颜色或不透明度在过渡色条中所处的位置。在选定一个色标后,我们可以看到,色标两边出现两个小三角(开始和结束位置的滑块则只有一个),拖动这两个小三角,则可以改变当前色标的颜色(不透明度)在整个色条中所占的比例。如图3-2-9所示,对比图3-2-7,可以看到,通过向右拖动红色滑块的小三角,扩大了红色所占比例。

image.png

图 3-2-7

image.png

图 3-2-8

image.png

图 3-2-9

为形状设置渐变以后,可以使用工具来改变渐变的方向和位置。这个操作我们将在下面的实例中学习,这里不再赘述。

设置【描边】

在设置【描边】时,有几个选项比较重要。首先是【描边宽度】,这个选项控制着描边的宽度;可以单击工具栏的【描边颜色】打开同上边【填充】相同的【渐变编辑器】窗口对描边进行渐变设置。

在【时间轴】窗口中展开形状的【内容】>【形状】>【描边】参数,可以看到更多的调节参数;你可以通过【线段端点】参数的改变,来控制描边的尖角问题。它们分别对应【平头端点】参数产生一个尖角,【圆头端点】产生一个圆角,而【矩形端点】产生一个方角。如图3-2-10所示。

image.png

图 3-2-10

另外,我们还可以为描边添加一个【虚线】值,并把描边分割成若干小块。如图3-2-11所示。在【描边】卷展栏下单击【虚线】旁的 按钮,即可添加虚线。调整【虚线】参数可以控制分段的数量,【偏移】则可以让各段偏移移动。

image.png

图 3-2-11


STEP 04 在【填充】中选择【线性渐变,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单击【填充】旁的颜色块,弹出【渐变编辑器】对话框。设置一个由天蓝到淡蓝的渐变过渡。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STEP 05 天空制作完毕,接下来我们制作河流。注意选中形状图层,按“Enter”键,将其改名为“背景”。


STEP 06 展开该层的【内容】属性,将刚才建立的【形状1】改名为“天空”。选中层“背景”,继续选择 工具,绘制图3-2-12所示的河流,并在【时间轴】窗口中将其改名为“小河”。

image.png

图 3-2-12


STEP 07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形状的约束框内出现由两个小圆控制点组成的直线。这条线控制着渐变的方向和位置。分别调整控制点,将直线改为垂直,并拖动观察渐变的效果至满意位置。如图3-2-13所示。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要调整控制线,选择的工具必须为 。

image.png

图 3-2-13


STEP 08 注意选定的形状为“小河”,单击工具栏上方【填充】颜色块,将渐变方式改为【径向渐变】。设为蓝色到黑色渐变,并扩大蓝色范围。如图3-2-14所示。有个快捷选择填充或者描边方式的方法:按住“Alt”键单击工具栏中【填充】或【描边】旁的颜色块,即可自动循环切换表现方式。

image.png

图 3-2-14


STEP 09 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在【合成】窗口中拖动渐变控制至图3-2-15所示的效果。

image.png

3-2-15


知识点:径向渐变

同线性渐变相比,辐射渐变的设置会更复杂一些。它的控制线除了控制渐变方向和位置外,还需要设置渐变中高光的方向。如图3-2-1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两个控制点外,还有一个圆圈。移动这个圆圈即可改变高光的位置和方向。默认情况下,高光控制和渐变的末端控制是在一起的。

image.png

图 3-2-16


STEP 10 仍然注意选中层“背景”,继续绘制图3-2-17所示的三个形状,构成一座小桥。注意它们的排列问题,先画最里边的腿,然后是桥面,最后是靠外边的腿。

image.png

3-2-17


知识点:同一个形状图层的多个形状

就好像一个图层上可以创建多个蒙版一样,同一个形状图层上也可以绘制多个形状。这些形状如何共存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类似于蒙版,多个形状之间也可以调节它们的共存模式。但是和蒙版的模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蒙版的模式是根据布尔运算做不同遮罩之间的加减或者交集、并集的,而形状的模式更类似于层模式。

After Effects将绘制的形状放在【内容】卷展栏下。创建形状后,每个形状都可以在其模式面板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混合模式。如图3-2-18所示。这些混合模式的计算方法和层混合模式是相同的。通过设置不同形状之间的混合模式,我们可以创建出复杂的矢量绘图效果。

除了可以为形状指定混合模式外,形状的【填充】和【描边】属性也是可以设置混合模式的。展开目标形状,可以看到【描边】和【填充】属性在模式面板中有同样的混合模式下拉列表。如图3-2-19所示。【描边】的混合模式常用于设置描边和填充之间的共存状态。通过设置它,可以产生风格迥异的描边效果;而【填充】的混合效果更类似形状,可以在多个形状间产生叠加效果,只不过前者只对填充的颜色有效,后者则对整个形状有效。

image.png

3-2-18

image.png

3-2-19

我们可以在一个形状图层上制作多个形状,而同一个形状上也可以添加多种颜色。这是什么概念呢?很简单,它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形状上添加多个【填充】和【描边】。这样,通过设置不同【填充】和【描边】之间的混合模式,或者为不同【描边】设置宽度,可以产生复杂的形状效果。如图3-2-20所示。

image.png

图 3-2-20

要添加更多的【填充】或者【描边】属性非常方便,只要选择形状,然后在旁边的模式面板中单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需要添加的属性即可,如图3-2-21所示。你还可以为形状添加更多的属性,我们在稍后进行相关的学习。

image.png

图 3-2-21


STEP 11 我们要让桥腿插在水中的部分变暗,改变层模式就可以办到。在形状图层中选择 “河流” ,将其拖动到新建的三个形状上方,将其层模式设为【变暗】。如图3-2-22所示,在河流中的桥腿就变暗了。

image.png


图 3-2-22


STEP 12 下面为了操作方便,我们把三个组成桥的形状组合在一起。After Effects提供了群组形状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好处是,既可以单独操作每个形状,又可以将组内的形状作为一个整体操作。选择【形状1】、【形状2】、【形状3】,按“Ctrl + G”键,将其组合为一个组,并改名为“小桥”。如图3-2-23所示。

image.png

图 3-2-23


STEP 13 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个太阳。还是层“背景”,在工具栏中选择,在【合成】窗口中绘制星形。选择辐射渐变填充,效果如图3-2-24所示。

image.png

3-2-24


STEP 14 在【时间轴】窗口中展开【多边形1】的【多边形路径1】属性。如图3-2-25所示。

image.png

3-2-25


知识点:规则形状的设置

与蒙版不同,形状中的规则图形具有更多的可调整属性。例如矩形就比蒙版多出了圆角属性,利用这个属性,可以轻易地产生圆角的矩形。这在制作一些背景框的时候尤其有用。如图3-2-26所示。

image.png

3-2-26

如果说矩形仅仅是增加了一个圆角的功能的话,那多边形和星形增加的可就多了。首先来看看多边形。

多边形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参数是【点】、【外径】和【外圆度】。它们分别控制多边形的边数、半径和圆角。通过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整,再配合填充和描边属性的控制,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多边形。如图3-2-27所示。注意【外圆度】参数是可以设置为负值的。

image.png

图 3-2-27

星形的设置就更多一些了。它除了点的参数,半径和圆角都有里外之分,图3-2-28所示的是各种不同参数下的星形。

image.png

图 3-2-28

有关于规则形状的外形调整,都在形状的【路径】属性下调整。自由形状也是一样的。我们在选择一个形状后,显示的是它的约束框。只能对整体进行缩放、旋转等操作。如果要调整控制点修改形状,必须选择形状后才可以操作。而要设置动画,则必须展开【路径】属性,激活【路径】关键帧才可以。如图3-2-29所示。

image.png

3-2-29


STEP 15 将【点】参数设为45,【内径】参数设为75,【内圆度】设为210,【外圆度】参数设为255效果如图3-2-30所示。记得顺便将形状改名为“太阳”。

image.png

图 3-2-30


STEP 16 最后我们为“小河”增加一点波浪效果。选择图形“小河”,单击模式面板的【添加】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Z字形】,并添加【锯齿】效果。这个效果可以为图形产生涟漪。在【点】下拉列表中选择【平滑】,产生一个平滑的涟漪。在影片开始位置激活【每段的背脊】参数的关键帧记录器,并将其设为0。移动时间指示器至影片的中间位置,将该参数设为4,到影片的结束位置将该参数设为0。效果如图3-2-31所示。

image.png

图 3-2-31


背景的创建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本节所创建的图形相对都比较简单。但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图形,我们已经掌握了After Effects形状的基本功能。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开始创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