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Illustrator入门
- 1.1.初识Illustrator
- 1.2.Illustrator 2021新增及增强功能
- 1.3.Illustrator 2021工作界面
- 1.4.工作区
- 1.5.使用画板
- 1.6.查看图稿
- 1.7.创建文档
- 1.8.文件打开方法
- 1.9.文件保存方法
- 2.绘图与上色
- 2.1.绘制几何图形
- 2.2.绘制线、网格和光晕图形
- 2.3.填色和描边
- 2.4.修改描边
- 2.5.选取颜色
- 2.6.使用色板
- 2.7.使用渐变
- 2.8.图像描摹
- 3.用钢笔、曲率和铅笔工具绘图
- 3.1.矢量图形概述
- 3.2.用钢笔和曲率工具绘图
- 3.3.修改图形
- 3.4.编辑路径
- 3.5.用铅笔工具绘图
- 4.选择和排列对象
- 4.1.图层
- 4.2.选取对象
- 4.3.编组
- 4.4.复制、剪切与粘贴
- 4.5.移动对象
- 4.6.对齐与分布
- 5.改变对象形状
- 5.1.变换对象
- 5.2.扭曲与变形
- 5.3.组合图形
- 5.4.封套扭曲
- 5.5.混合
- 6.不透明度、混合模式与蒙版
- 6.1.不透明度
- 6.2.混合模式
- 6.3.不透明度蒙版
- 6.4.剪切蒙版
- 7.效果、外观与图形样式
- 7.1.Illustrator效果
- 7.2.外观属性
- 7.3.图形样式
- 8.3D与透视图
- 8.1.凸出和斜角
- 8.2.绕转
- 8.3.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对象
- 8.4.将图稿映射到3D对象上
- 8.5.透视图
- 9.文字
- 9.1.创建点文字
- 9.2.创建区域文字
- 9.3.创建路径文字
- 9.4.设置文字格式
- 9.5.设置段落格式
- 9.6.使用字符样式和段落样式
- 9.7.添加特殊字符
- 9.8.高级文字功能
- 10.渐变网格与高级上色
- 10.1.渐变网格
- 10.2.实时上色
- 10.3.全局色和专色
- 10.4.使用配色方案
- 10.5.重新为图稿上色
- 10.6.调整图稿颜色
- 11.画笔与图案
- 11.1.添加画笔描边
- 11.2.创建画笔
- 11.3.编辑画笔
- 11.4.斑点画笔工具
- 11.5.图案
- 12.符号与图表
- 12.1.创建符号
- 12.2.编辑符号
- 12.3.符号库
- 12.4.制作图表
- 12.5.设置图表格式
- 12.6.制作图案型图表
- 13.Web图形与动画
- 13.1.Web基础
- 13.2.切片与图像映射
- 13.3.优化与输出
- 13.4.制作动画
- 14.Illustrator与其他软件协作
- 14.1.置入文件
- 14.2.导入文件
- 14.3.导出文件
- 15.自动化与打印输出
- 15.1.动作与批处理
- 15.2.脚本与数据驱动图形
- 15.3.色彩管理
- 15.4.打印图稿
- 16.综合实例
- 16.1.巧手绘天下
- 16.2.艺术山峦字
- 16.3.玻璃质感UI图标
- 16.4.马赛克风格图标
- 16.5.游戏App界面设计
“凸出和斜角”效果会沿对象的z轴凸出并拉伸对象,以增大其深度,从而创建3D效果。
8.1.1 设置3D对象的角度
图8-1所示为一个小怪兽图稿,将其选取,执行“对象>3D效果>凸出和斜角”命令,可以打开“3D凸出和斜角选项”对话框,并在画板上生成3D模型,如图8-2和图8-3所示。
图8-1
图8-2
图8-3
调整模型角度
制作3D模型时,首先要调整对象的角度。可以通过3种方法操作。第1种方法是在“位置”选项的下拉列表中选取,即使用Illustrator提供的预设角度,如图8-4~图8-6所示;第2种方法是在水平(x)轴、垂直(y)轴
和深度(z)轴
文本框中输入介于-180和180之间的值;第3种方法是拖曳左侧的立方体进行自由旋转。
图8-4
图8-5
图8-6
在这个立方体上,蓝色表面代表的是对象前方的表面;浅灰色表面代表的是对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灰色表面为两侧表面;深灰色表面是后方的表面。
按住Shift键朝水平方向拖曳,可以绕y轴进行旋转,如图8-7所示;上下拖曳,则可以绕x轴旋转,如图8-8所示。此外,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立方体的边缘,它的边缘会改变颜色,以标示对象旋转时所围绕的轴,如图8-9~图8-11所示。红色边缘表示对象的x轴,绿色边缘表示对象的y轴,蓝色边缘表示对象的z轴。
图8-7
图8-8
图8-9
图8-10
图8-11
调整模型厚度
调整角度后,便可在“凸出厚度”选项中设置模型的深度,如图8-12和图8-13所示。
图8-12
图8-13
提示
单击“端点”选项中的按钮,可以创建实心立体模型;单击
按钮,则创建空心模型。
调整透视
当模型的“凸出厚度”值较高的时候,可以同步提高“透视”值,以创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使立体感更加真实。在调整时,可输入一个介于0和160之间的值,或单击选项右侧的按钮,显示滑块后进行拖曳。较小的透视角度类似相机长焦镜头,如图8-14所示;较大的透视角度则类似广角镜头,如图8-15所示。
图8-14
图8-15
8.1.2 为3D对象添加斜角
在“斜角”选项的下拉列表中可以为3D对象的边缘选取一种斜角,如图8-16所示,效果如图8-17所示。
图8-16
图8-17
添加斜角后,可以在“高度”选项中调整斜角的高度值。单击按钮,可以将斜角添加至对象的原始形状中,如图8-18所示;单击
按钮,则从原始形状中砍去斜角,如图8-19所示。
图8-18
图8-19
技术看板 多图形同时被创建为3D对象
编了组的对象被用“凸出和斜角”命令创建为3D模型后,组中的各个图形将被Illustrator视为一个对象,不能单独编辑。如果将它们一同选取,但不编组,再用“凸出和斜角”命令创建为3D模型,则可选取其中的单个对象进行修改。
编了组的对象
未编组的对象
8.1.3 设置3D对象的表面底纹
在使用“凸出和斜角”“绕转”和“旋转”命令创建3D对象时,可以在“表面”选项下拉列表中选择表面底纹,如图8-20所示。
图8-20
线框:显示对象几何形线框轮廓,并使每个表面透明。如果为对象贴了图,则贴图也为线框轮廓,如图8-21所示。
图8-21
无底纹:不向对象添加任何新的表面属性,3D对象与原始对象颜色相同,如图8-22所示。
图8-22
扩散底纹:对象以一种柔和、扩散的方式反射光,如图8-23所示。
图8-23
塑料效果底纹:对象以一种闪烁、光亮的材质模式反射光,可获得很好的3D效果。但计算机屏幕的刷新速度会变慢,如图8-24所示。
图8-24
8.1.4 设置3D场景中的光源
使用“凸出和斜角”和“绕转”命令创建3D效果时,将对象的表面效果设置为“扩散底纹”或“塑料效果底纹”时,可以添加光源,生成更多的光影变化。单击相应对话框中的“更多选项”按钮,会显示光源设置选项,如图8-25所示。
图8-25
光源编辑预览框:默认情况下,3D场景中只有一个光源。单击
按钮,可以在球体正前方中心位置添加光源,如图8-26所示。拖曳光源可以移动它,如图8-27所示。单击一个光源可将其选择,如图8-28所示,选择后,单击
按钮,可将其移动到对象的后面,如图8-29所示;单击
按钮,可将其移动到对象的前面。如果要删除光源,可以选择光源,然后单击按钮。
图8-26
图8-27
图8-28
图8-29
光源强度:可设置光照强度,范围为0%~100%。
环境光:用来控制全局光照,可以统一改变所有对象的表面亮度。
高光强度:用来控制对象反射光的多少。较低的值会产生黯淡的表面,较高的值会产生较为光亮的表面。
高光大小:用来控制高光区域的大小。
混合步骤:用来控制对象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底纹的平滑程度。步骤数越多,所产生的底纹越平滑,路径也越多。该值不要设置过高,否则Illustrator会因为内存不足而无法完成处理。
底纹颜色:用来控制对象的底纹颜色。选择“无”,表示不为底纹添加任何颜色,如图8-30所示;“黑色”为默认选项,通过在对象填充颜色的上方叠印黑色底纹来为对象加底纹,如图8-31所示;选择“自定”,可单击选项右侧出现的颜色块,打开“拾色器”选择一种颜色,图8-32所示是将颜色设置为橙色的效果。
图8-30
图8-31
图8-32
保留专色:可以保留对象中的专色。如果在“底纹颜色”选项中选取了“自定”,则无法保留专色。
绘制隐藏表面:可以显示对象隐藏的背面。如果对象透明,或展开对象并将其拉开,便能看到背面。如果对象具有透明度,并且要通过透明的前表面来显示隐藏的后表面,应先用“对象>编组”命令将对象编组,再添加3D效果。
8.1.5 实战:有趣的错视立方体
下面用3D效果制作错视立方体,如图8-33所示。它会呈现两种效果,乍一看是一大一小两个立方体;结合它的明暗面,又会发现只是一个立方体,但中间被削掉了一块。
扫码看视频
图8-33
01 按Ctrl+R快捷键显示标尺。在标尺的刻度上单击右键,弹出上下文菜单,将单位设置为pt,如图8-34所示。选择矩形工具,在画板上单击,弹出“矩形”对话框,设置参数,创建一个正方形并填充黄色,如图8-35和图8-36所示。
图8-34
图8-35
图8-36
02 执行“效果>3D>凸出和斜角”命令,打开对话框后,在“位置”下拉列表中选择“等角-左方”选项,定义模型角度,设置“凸出厚度”为100pt,如图8-37和图8-38所示。
图8-37
图8-38
提示
勾选“预览”选项,可以在画板上预览立体效果。但如果模型比较复杂,则Illustrator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计算,导致处理速度变慢。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将参数调整到位,之后再开启预览,再根据效果进一步修改参数。
03 单击“更多选项”按钮,然后将“环境光”降低为18%,让环境光暗下来,使模型各个面的明暗对比更强烈,如图8-39和图8-40所示。
图8-39
图8-40
04 单击按钮,添加一个光源。移动并修改参数,通过这一补光将模型照亮,如图8-41和图8-4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图8-41
图8-42
05 按Ctrl+C快捷键复制模型,按Ctrl+F快捷键将模型粘贴到前方。双击比例缩放工具,弹出对话框,设置参数,将模型缩小,如图8-43和图8-44所示。
图8-43
图8-44
06 双击“外观”面板中的“3D凸出和斜角”效果,如图8-45所示,弹出“3D凸出和斜角选项”对话框。在“位置”下拉列表中选择“等角-下方”选项。将“凸出厚度”设置为60 pt。单击按钮,删除一个光源,调整余下光源的位置及参数,如图8-4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修改模型的填色,还可得到不同颜色的立方体,如图8-47所示。
图8-45
图8-46
图8-47
8.1.6 实战:乐高积木字
要点
乐高积木是一种塑料材质的积木,可以拼出变化无穷的造型,令人爱不释手。下面制作乐高积木效果的特效字,如图8-48所示。我们首先用路径将文字分割成块状,再通过3D效果制作出立体对象。为了让文字呈现一块块积木堆积的效果,还用了一点小技巧(“偏移路径”命令)。
图8-48
01 打开素材,如图8-49所示。它包含文字图形及辅助线(用于分割文字)。按Ctrl+A快捷键全选。单击“路径查找器”面板中的按钮,用直线分割文字,如图8-50和图8-51所示。此后直线会变为无描边、无填色的路径。使用魔棒工具
将它们选中,如图8-52所示,按Delete键删除。
图8-49
图8-50
图8-51
图8-52
02 按Ctrl+A快捷键全选,如图8-53所示。执行“效果>3D>凸出和斜角”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调整参数并单击按钮添加光源,将图形制作成立体效果,如图8-54和图8-55所示。
图8-53
图8-54
图8-55
03 执行“效果>路径>偏移路径”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位移为-0.2 mm,使积木之间产生微小的距离,以表现积木的块面感,如图8-56和图8-57所示。
图8-56
图8-57
04 选择选择工具,按住Shift键并向上拖曳积木,在松开鼠标左键前按住Alt键,进行复制,如图8-58所示。将积木的填色设置为白色,如图8-59所示。保持白积木的被选取状态,按Ctrl+D快捷键复制,如图8-60所示。
图8-58
图8-59
图8-60
05 选择椭圆工具,按住Shift键绘制红色圆形。选择选择工具
,按住Alt键和Shift键并向下拖曳进行复制,如图8-61所示。通过按Ctrl+D快捷键的方法复制出更多圆形,如图8-62所示。选取这些圆形,按Ctrl+G快捷键编组。执行“效果>3D>凸出和斜角”命令,设置绕x、y和z轴的旋转角度与之前制作的积木相同,凸出厚度为5 pt,之后拖曳到积木上方,如图8-63所示。
图8-61
图8-62
图8-63
06 在其他3个文字上也放置红色圆柱体,如图8-64所示。操作时可以将圆柱体取消编组,使其与文字对齐。
图8-64
07 再来制作小块积木。选择矩形工具,按住Shift键绘制正方形,如图8-65所示。按Alt+Shift+Ctrl+E快捷键,打开“3D凸出和斜角选项”对话框,设置凸出厚度为30 pt,如图8-66和图8-67所示。
图8-65
图8-66
图8-67
08 再制作4个圆形,如图8-68所示。用同样的方法打开“3D凸出和斜角选项”对话框,设置凸出厚度为3.75 pt。将它们选取并组成黄色积木图形,如图8-69所示。按Ctrl+G快捷键编组。
图8-68
图8-69
09 按住Alt键并拖曳黄色积木进行复制。将填充颜色分别设置为白色、紫色、蓝色和红色,如图8-70所示。
图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