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or教程

使用“对齐”面板和“控制”面板中的对齐选项可沿指定的轴对齐或分布所选对象、画板或关键对象。对象边缘和锚点都可作为参考点。而标尺、参考线和网格辅助工具则可在绘图时提供相关数据,帮助我们进行测量,以及更好地对齐和分布对象。

4.6.1 对齐与均匀分布多个对象

“对齐”面板和“控制”面板中提供了图4-112和图4-113所示的按钮。其中,对齐类按钮分别是:水平左对齐、水平居中对齐、水平右对齐、垂直顶对齐、垂直居中对齐和垂直底对齐。分布类按钮分别是:垂直顶分布、垂直居中分布、垂直底分布、水平左分布、水平居中分布和水平右分布

图4-112

图4-113

选取多个对象后,单击“对齐对象”选项组中的按钮,可以让它们沿指定的轴对齐,如图4-114所示。

图4-114

单击“分布对象”选项组中的按钮,则对象会按照相同的间隔均匀分布,如图4-115所示。

图4-115

4.6.2 实战:基于关键对象对齐和分布

在要对齐或分布的对象中,如果有一个对象处于最佳位置,可以把它作为关键对象,让其他对象与它对齐,或基于它分布。


01 打开素材,如图4-116所示。选择选择工具,按住Shift键单击要对齐或分布的对象,如图4-117所示。

图4-116

图4-117

02 放开Shift键,单击关键对象,它周围会出现蓝色轮廓,如图4-118所示。此时“控制”面板和“对齐”面板中的“对齐关键对象”选项被自动选中,单击按钮,即可基于关键对象对齐,如图4-119所示。

图4-118

图4-119

提示

如果选错了关键对象,可再次单击它,当蓝色轮廓消失后,可重新选取一个关键对象。

4.6.3 实战:基于关键锚点对齐和分布

01 打开素材。选择直接选择工具,单击路径,选取路径,同时显示锚点,按住Shift键单击要对齐(或分布)的锚点,如图4-120和图4-121所示。



图4-120

图4-121

02 按住Shift键单击关键锚点,最后选取它,如图4-122所示。与此同时“对齐”面板和“控制”面板中的“对齐关键锚点”选项会被自动选中。单击按钮,即可基于最后一个锚点进行对齐,如图4-123所示。

图4-122

图4-123

4.6.4 实战:基于路径宽度对齐和分布

01 打开素材。选择选择工具,按住Shift键单击对象,将它们选取,如图4-124所示。


图4-124

02 单击按钮,进行对齐,如图4-125所示。可以看到,这些对象并没有真正对齐。这是由于:在默认状态下,Illustrator只对齐(或均匀分布)路径,而没有将路径描边粗细不同这一情况计算在内。

图4-125

03 按Ctrl+Z快捷键撤销对齐操作。从“对齐”面板菜单中选择“使用预览边界”命令,如图4-126所示,再单击按钮,即可对齐描边的边缘,如图4-127所示。

图4-126

图4-127

技术看板 对齐到画板

如果想让对象与画板的中心或边缘对齐,可单击按钮,打开下拉菜单,选择“对齐画板”命令,再进行对齐和分布。

4.6.5 实战:按照指定的间距分布对象

01 打开素材,如图4-128所示。选择选择工具,按住Shift键单击3个钢笔图形,将它们选取,如图4-129所示。


图4-128

图4-129

02 单击“对齐”面板中的按钮,打开菜单,选取“对齐关键对象”命令,如图4-130所示。放开Shift键,单击关键对象,如图4-131所示。

图4-130

图4-131

03 在“分布间距”选项中输入数值,如图4-132所示;单击水平分布间距按钮(或垂直分布间距按钮),即可让所选对象以关键对象为基准(即关键对象在原地不动),按照设定的数值均匀分布,如图4-133所示。

图4-132

图4-133

4.6.6 全局标尺与画板标尺

Illustrator中有两种标尺——全局标尺和画板标尺。使用“视图>标尺”子菜单中的“更改为全局标尺”命令和“更改为画板标尺”命令,可以进行切换。

标尺位于文档窗口左侧和顶部,它们相交处显示为0的位置称为标尺原点。

当文档中包含多个画板时,全局标尺的原点位于第一个画板的左上角,如图4-134所示。切换到画板标尺后,原点会变更到当前画板的左上角,如图4-135所示。而且使用画板工具调整画板大小时,原点也会同步变动。

图4-134

图4-135

如果对象填充了图案,调整全局标尺的原点时,会影响图案拼贴的位置,如图4-136所示。而修改画板标尺的原点时,图案是不变的。

图4-136

提示

制作用于视频设备的图稿时,如果需要标尺,可以执行“视图>标尺>显示视频标尺”命令,显示视频标尺。这种标尺上的数字反映的是特定于设备的像素。

4.6.7 实战:使用标尺和参考线

标尺和参考线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放置对象,以及进行测量操作。下面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01 打开素材。执行“编辑>首选项>参考线和网格>”命令,打开“首选项”对话框,将参考线颜色设置为黑色,如图4-137所示。

图4-137

02 执行“视图>标尺>显示标尺”命令(快捷键为Ctrl+R),显示标尺。在水平标尺上向下拖曳,拖出水平参考线,如图4-138所示。从垂直标尺上拖出垂直参考线,将需要测量的范围定义好,如图4-139所示。拖曳参考线时按住Shift键,可以使参考线与标尺上的刻度对齐。

图4-138

图4-139

03 将鼠标指针放在窗口的左上角,拖曳鼠标,画面中会出现十字线;将它拖放到左上角两条参考线的交点处,如图4-140所示,以这里作为测量的起始位置;放开鼠标左键后,该处成为原点,如图4-141所示。

图4-140

图4-141

04 在标尺上单击右键,打开上下文菜单,选择“厘米”作为测量单位,如图4-142所示。按Ctrl++快捷键放大视图比例,按住空格键拖曳鼠标,移动画面,从标尺上观察测量结果,如图4-143所示。可以看到,参考线区域的大小是23厘米×18厘米。

图4-142

图4-143

05 完成测量后,在窗口左上角双击,将原点恢复到默认位置,如图4-144所示。用“视图>参考线>隐藏参考线”命令和“视图>标尺>隐藏标尺”命令(快捷键为Ctrl+R),将参考线和标尺隐藏。

图4-144

技术看板 编辑参考线

移动参考线:拖曳参考线可进行移动。

锁定参考线:如果想固定住参考线的位置,使其不因操作而被移动,可以执行“视图>参考线>锁定参考线”命令,将参考线锁定。需要取消锁定时,可再次执行该命令。

删除参考线:单击参考线可将其选择,选取后,按Delete键可将其删除。如果要删除所有参考线,可以执行“视图>参考线>清除参考线”命令。

4.6.8 将矢量图形转换为参考线

选取图形,如图4-145所示。执行“视图>参考线>建立参考线”命令,可将其转换为参考线,如图4-146所示。需要重新转换为图形时,可以选择参考线,然后执行“视图>参考线>释放参考线”命令。

图4-145

图4-146

4.6.9 实战:使用智能参考线

智能参考线是一种临时参考线,在创建图形、编辑对象时自动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参照其他对象和画板来进行对齐、编辑和变换。


01 打开素材,如图4-147所示。执行“视图>智能参考线”命令,该命令前方会出现一个“√”,如图4-148所示。

图4-147

图4-148

02 使用选择工具移动对象,借助智能参考线,可以很容易地将对象与其他对象、路径或画板对齐,如图4-149所示。将鼠标指针放在定界框外,拖曳鼠标,进行旋转,画面中会显示旋转角度(它也是智能参考线的一部分),如图4-150所示。进行缩放、扭曲等操作时,也会显示相应的参数。

图4-149

图4-150

03 使用直接选择工具选取路径或锚点时,智能参考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进行选择,如图4-151和图4-152所示。

图4-151

图4-152

04 使用矩形工具等工具创建图形,或者使用钢笔工具绘图时,借助智能参考线可基于现有的对象来放置新的对象或锚点,如图4-153和图4-154所示。

图4-153

图4-154

4.6.10 实战:测量距离(度量工具和“信息”面板)

度量工具可以测量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会显示在“信息”面板中。


01 打开素材,如图4-155所示。选择度量工具,将鼠标指针放在需要测量的起点位置,如图4-156所示。

图4-155

图4-156

02 拖曳鼠标至测量的终点处(按住Shift键操作可以将绘制方向限制为45°的整数倍方向),如图4-157所示。放开鼠标左键后,会弹出“信息”面板,显示x轴和y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绝对水平和垂直距离、总距离以及测量的角度,如图4-158所示。

图4-157

图4-158

“信息”面板

“信息”面板可以显示鼠标指针下方的区域、所选对象,以及与当前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

使用选择工具选取对象后,X和Y分别代表所选对象的坐标位置;“宽”和“高”代表对象的宽度和高度。如果未选择任何对象,则X和Y显示的是鼠标指针的精确位置。面板下方显示所选对象的填充和描边的颜色值,以及应用于所选对象的图案、渐变或色调的名称。

使用钢笔工具、渐变工具或者移动对象时,在进行拖移的同时,“信息”面板将显示x轴和y轴坐标、距离(D)和角度()变化。

选择比例缩放工具,进行拖曳时,会实时显示对象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宽、高百分比。完成缩放后,会显示对象最终的宽度和高度。

使用旋转工具和镜像工具时,会显示对象中心的坐标、旋转角度()和镜像角度()。

使用倾斜工具时,会显示对象中心的坐标、倾斜轴的角度()和倾斜量()。

使用画笔工具时,会显示x轴和y轴坐标,以及当前画笔的名称。

4.6.11 实战:使用网格和透明度网格

要点

网格在对称地布置对象时非常有用。它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打印出来。


透明度网格也是一种网格,但不是用于对齐对象的,而是可以帮助我们查看图稿中哪些区域是透明的。了解是否存在透明区域及透明程度非常重要,因为在打印和存储包含透明区域的图稿时,必须另外设置一些选项才能保留透明区域。

01 打开素材,如图4-159所示。执行“视图>显示网格”命令,图稿后面会显示网格,如图4-160所示。执行“视图>对齐网格”命令,启用对齐功能,如图4-161所示。

图4-159

图4-160

图4-161

02 选择选择工具,拖曳对象进行移动时,对象会自动与网格对齐,如图4-162所示。执行“视图>隐藏网格”命令,可以隐藏网格。

图4-162

03 选择直接选择工具,单击圆形,将其选取,如图4-163所示。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填充渐变,如图4-164所示。

图4-163

图4-164

04 单击一个色标,将不透明度设置为0%,如图4-165所示。执行“视图>显示透明度网格”命令,画面中会出现灰白相间的棋盘格,即透明度网格,在它的衬托下,透明区域在哪里看得非常清楚,如图4-166所示。使用矩形工具创建矩形,填充洋红色,如图4-167所示。按Shift+Ctrl+[快捷键,移至底层,如图4-168所示。可以看到,透明区域内会显示下方对象。执行“视图>隐藏透明度网格”命令,可以隐藏透明度网格。

图4-165

图4-166

图4-167

图4-168

4.6.12 对齐点

执行“视图>对齐点”命令,可以启用点对齐功能。此后移动对象时,更容易将其与锚点和参考线对齐,如图4-169和图4-170所示。

图4-169

图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