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ma 4D教程

机械风格的场景较为复杂,场景中模型较多。本案例通过霓虹灯文字场景讲解机械风格场景的制作方法,案例效果如图16-204所示。


图16-204


1. 模型制作

本案例模型由霓虹灯、齿轮配件和背景板三部分组成。案例中的参数仅供参考,读者可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

霓虹灯

01 使用“文本”工具在场景中创建文本模型,设置“深度”为40cm,“文本”为ZURAKO,“字体”为Arial Black,“高度”为200cm,“水平间隔”为20cm,如图16-205所示。

图16-205

02 将文本模型转换为可编辑对象,会发现“文本”工具会将每个字母单独转为对象,如图16-206所示。

图16-206

技巧与提示

转换为可编辑对象后,每个字母都是单独的挤压效果,需要再转换一次才能成为可编辑对象。

03 在“多边形”模式中选中图16-207所示的多边形,使用“内部挤压”工具向内挤压5cm,如图16-207所示。

图16-207

04 保持选中的多边形不变,然后使用“挤压”工具向内挤压-20cm,如图16-208所示。

图16-208

05 切换到“边”模式,选中模型的轮廓进行倒角,效果如图16-209所示。

图16-209

技巧与提示

倒角的数值根据模型的实际情况决定,这里不作强制要求。

06 使用“样条画笔”工具沿着字母模型的凹陷部分绘制灯管的路径,如图16-210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路径之间要留出一定的距离,否则生成的灯管模型会交叉。

07 使用“圆环”工具绘制一个“半径”为2cm的圆环样条,然后与上一步绘制的样条进行“扫描”,生成发光灯管模型,如图16-211所示。

图16-210

图16-211

08 将发光灯管模型复制一份,修改圆环的“半径”为6cm,“内部半径”为5.5cm,如图16-212所示。这样就制作好玻璃灯管模型。

09 使用“圆环”工具在字母模型后方创建一个“半径”为280cm的圆环样条,如图16-213所示。

图16-212

图16-213

10 继续创建一个“半径”为2cm的圆环样条,然后与上一步创建的圆环进行扫描,效果如图16-214所示。

11 继续制作出玻璃管模型,如图16-215所示。

图16-214

图16-215

疑难问答

问:玻璃管模型怎样显示为半透明效果?

答:选中“扫描”选项,然后在“基本”选项卡中勾选“透显”选项,就可以将模型显示为半透明效果,如图16-216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半透明效果只是在视图中方便用户观察,渲染时仍然为不透明的实体模型。

图16-216

12 使用“圆柱”工具在圆环灯管后创建一个“半径”为300cm,“高度”为20cm的圆柱体模型,并设置“高度分段”为1,“旋转分段”为64,然后勾选“圆角”,设置“分段”为3,“半径”为5cm,如图16-217所示。

图16-217

齿轮配件

01 使用“齿轮”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个齿轮样条,在“嵌体”选项卡中设置“类型”为“轮辐”,“外半径”为155cm,“内半径”为67cm,“外宽度”为26%,“内宽度”为23%,“半径”为50cm,如图16-218所示。

图16-218

02 为齿轮添加“挤压”生成器,设置“移动”为10cm,“尺寸”为2cm,“分段”为1,如图16-219所示。模型效果如图16-220所示。

图16-219

图16-220

03 将齿轮缩小,然后放置在图16-221所示的位置。

04 将上一步创建的齿轮模型复制一份,然后取消勾选“中心孔”选项,如图16-222所示。

图16-221

图16-222

05 将齿轮缩小,与另一个齿轮拼合,效果如图16-223所示。

06 将步骤03中的齿轮复制一份并缩小,然后调整齿轮的整体位置,如图16-224所示。

图16-223

图16-224

07 继续在场景中创建大小不等的齿轮模型,摆放在圆柱模型的后方,如图16-225所示。

技巧与提示

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齿轮的样式和组合,案例中的样式仅供参考。

08 使用“样条画笔”工具绘制样条,如图16-226所示。样条位于圆柱模型和齿轮模型之间。

图16-225

图16-226

09 使用“圆环”工具绘制一个“半径”为5cm的圆环样条,然后与上一步绘制的样条进行扫描,效果如图16-227所示。

10 将生成的圆柱模型向下复制4份,效果如图16-228所示。至此,齿轮配件模型制作完成。

图16-227

图16-228

背景板

01 使用“立方体”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个长方体模型,具体参数设置如图16-229所示。

图16-229

02 为创建的立方体添加“克隆”生成器,具体参数设置和效果如图16-230所示。

图16-230

03 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然后单击“摄像机”按钮,在场景中创建一个摄像机,如图16-231所示。至此,本案例的模型全部创建完成。

图16-231


2. 灯光和环境创建

先在场景中创建灯光和环境,再创建材质,可以方便观察场景的整体效果,使材质调整一步到位。但这种步骤不是绝对的,也可以先调整材质,再创建灯光和环境。读者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进行制作即可。

主光源

01 使用“灯光”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盏灯光,位置如图16-232所示。

图16-232

02 选中创建的灯光,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R:255,G:236,B:189),“强度”为80%,“投影”为“区域”,如图16-233所示。

图16-233

03 在“细节”选项卡中设置“衰减”为“平方倒数(物理精度)”,“半径衰减”为1528.243cm,如图16-234所示。

04 按Ctrl+R组合键渲染灯光效果,如图16-235所示。

图16-234

图16-235

辅助光源

01 将创建的灯光复制一盏放在左侧,位置如图16-236所示。

图16-236

02 选中复制的灯光,在“常规”选项卡中修改“颜色”为(R:102,G:150,B:255)“强度”为60%,如图16-237所示。

03 按Ctrl+R组合键渲染,效果如图16-238所示。

图16-237

图16-238

环境光源

01 使用“天空”工具在场景中创建天空模型,然后按Shift+F8组合键打开“内容浏览器”,在“预置>Prime>Presets>Light Setups>HDRI”中选中Photo Studio文件,然后将其赋予天空模型,如图16-239所示。

02 在“对象”面板选中“天空”,为其添加“合成”标签,然后取消勾选“摄像机可见”,如图16-240所示。

图16-239

图16-240

03 按Ctrl+R组合键渲染,效果如图16-241所示。

04 此时环境光的亮度太强。双击“材质”面板的Photo Studio材质,然后进入“发光”中的“纹理”贴图,设置“白点”为3,如图16-242所示。

图16-241

图16-242

05 按Ctrl+R组合键重新渲染,效果如图16-243所示。

图16-243


3. 材质制作

本案例的材质较为简单,需要制作自发光材质、玻璃材质和金属材质。

自发光材质

01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勾选“发光”,设置“颜色”为(R:0,G:217,B:255),如图16-244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6-245所示。

图16-244

图16-245

02 将材质赋予发光灯管模型,效果如图16-246所示。

图16-246

玻璃材质

01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勾选“透明”,设置“折射率预设”为“玻璃”,如图16-247所示。

图16-247

02 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1%,“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玻璃”,如图16-248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6-249所示。

图16-248

图16-249

03 将材质赋予玻璃管模型,效果如图16-250所示。

图16-250

金属材质

01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取消勾选“颜色”,然后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30%,“反射强度”为60%,“菲涅耳”为“导体”,“预置”为“钢”,如图16-251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6-252所示。

图16-251

图16-252

02 将材质赋予场景中的其他模型,效果如图16-253所示。

图16-253


4. 渲染输出

01 按Ctrl+B组合键打开“渲染设置”面板,在“输出”中设置“宽度”为1200像素,“高度”为900像素,如图16-254所示。

图16-254

02 切换到“抗锯齿”,设置“抗锯齿”为“最佳”,“最小级别”为2×2,“最大级别”为4×4,“过滤”为Mitchell,如图16-255所示。

图16-255

03 单击“效果”按钮,添加“全局光照”,设置“首次反弹算法”和“二次反弹算法”都为“准蒙特卡洛(QMC)”,如图16-256所示。

图16-256

技巧与提示

读者可根据计算机的配置选择合适的算法类型,案例中的参数仅为最优效果的参考。

04 按Shift+R组合键渲染场景,效果如图16-257所示。

图16-257

技巧与提示

在渲染案例效果时,可以灵活地对场景的灯光和材质做适当的调整。


5. 后期处理

01 打开Photoshop,然后打开渲染好的图片,如图16-258所示。

图16-258

02 选中“背景”图层,为其添加“色阶”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及效果如图16-259和图16-260所示。

图16-259

图16-260

03 添加“可选颜色”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及效果如图16-261和图16-262所示。

图16-261

图16-262

04 添加“色彩平衡”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及效果如图16-263和图16-264所示。

图16-263

图16-264

05 添加“自然饱和度”调整图层,参数设置及效果如图16-265和图16-266所示。

图16-265

图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