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ma 4D教程

演示视频:062-材质编辑器

双击新建的空白材质图标,会弹出“材质编辑器”面板,如图7-11所示。“材质编辑器”是对材质属性进行调节的面板,包含“颜色”“漫射”“发光”“透明”等12种属性。


图7-11

本节工具介绍

1. 颜色

“颜色”选项不仅可以调整材质的固有色,还可以为材质添加贴图纹理,如图7-12所示。

图7-12

重要参数讲解

颜色:材质显示的固有色,可以通过“色轮”“光谱”RGB和HSV等方式进行调整。

亮度:设置材质颜色显示的程度。当设置0%时为纯黑色,100%时为材质的颜色,超过100%时为自发光效果,如图7-13~图7-15所示。

图7-13

图7-14

图7-15

纹理:为材质加载内置纹理或外部贴图的通道。

混合模式:当“纹理”通道中加载了贴图时会自动激活,用于设置贴图与颜色的混合模式,类似于Photoshop中的图层混合模式。

标准:完全显示“纹理”通道中的贴图,如图7-16所示。

添加:将颜色与“纹理”通道进行叠加,如图7-17所示。

减去:将颜色与“纹理”通道进行相减,如图7-18所示。

正片叠底:将颜色与“纹理”通道进行正片叠底,如图7-19所示。

混合强度:设置颜色与“纹理”通道的混合量。

图7-16

图7-17

图7-18

图7-19


2. 发光

“发光”选项是设置材质的自发光效果,如图7-20所示。

图7-20

重要参数讲解

颜色:设置材质的自发光颜色。

亮度:设置材质的自发光亮度。

纹理:用加载的贴图显示自发光效果,如图7-21所示。

图7-21


3. 透明

“透明”选项是设置材质的透明和半透明效果,如图7-22所示。

图7-22

重要参数讲解

颜色:设置材质的折射颜色。折射的颜色越接近白色,材质越透明,如图7-23和图7-24所示。

图7-23

图7-24

亮度:设置材质的透明程度。

折射率预设:系统提供了一些常见材质的折射率,如图7-25所示。通过预设,可以快速设定材质的折射效果。

折射率:通过输入数值设置材质的折射率。

菲涅耳反射率:材质产生菲涅耳反射的程度,默认为100%。

纹理:通过加载贴图控制材质的折射效果。

吸收颜色:设置折射产生的颜色,类似于VRay的“烟雾颜色”。

吸收距离:设置折射颜色的浓度,如图7-26和图7-27所示。

图7-25

模糊:控制折射的模糊程度,数值越大,材质越模糊,如图7-28和图7-29所示。

图7-26

图7-27

图7-28

图7-29


4. 反射

“反射”选项是设置材质的反射程度和反射效果,如图7-30所示。

图7-30

重要参数讲解

类型:设置材质的高光类型,如图7-31~图7-37所示。

图7-31

图7-32

图7-33

图7-34

图7-35

图7-36

图7-37

衰减:设置材质反射衰减效果,有“添加”和“金属”两个选项。

粗糙度:设置材质的光滑度,数值越小,材质越光滑,如图7-38和图7-39所示。

高光强度:设置材质高光的强度,如图7-40和图7-41所示。

图7-38

图7-39

图7-40

图7-41

层颜色:设置材质反射的颜色,默认为白色。


5 GGX

GGX是一种材质反射类型,常用于制作高反射类材质,如金属、塑料和水等材质,如图7-42所示。

图7-42

GGX并不是默认的选项面板,需要在“反射”选项中进行添加。在“反射”选项中单击“层”选项卡,然后单击“添加”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GGX选项,如图7-43所示。

图7-43

重要参数讲解

粗糙度:设置材质表面的光滑程度,如图7-44和图7-45所示。

反射强度:设置材质的反射强度,数值越小,材质越接近固有色,如图7-46和图7-47所示。

图7-44

图7-45

图7-46

图7-47

高光强度:设置材质的高光范围,如图7-48和图7-49所示。只有设置了“粗糙度”的数值,该参数才有效。

图7-48

图7-49

层颜色:设置材质的反射颜色,默认为白色。

亮度:设置反射颜色的强度。

纹理:在通道中加载反射的贴图。

菲涅耳:设置材质的菲涅耳属性,有“无”“绝缘体”“导体”3种类型。现实生活中的材质基本上都有菲涅耳效果,因此在设置材质时都会设置“菲涅耳”的类型。

预置:设置“菲涅耳”类型为“绝缘体”或“导体”时激活此选项。系统提供了不同类型材质的菲涅耳折射率预置,如图7-50和图7-51所示。

图7-50

图7-51

强度:设置菲涅耳效果的强度。

折射率(IOR):设置材质的菲涅耳折射率,当选择预置效果时,可以不设置此选项。

采样细分:设置材质的细分,数值越大,材质越细腻,如图7-52和图7-53所示。

图7-52

图7-53

技术专题 菲涅耳反射

菲涅耳反射是指反射强度与视点角度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讲,菲涅耳反射是当视线垂直于物体表面时,反射较弱;当视线非垂直于物体表面时,夹角越小,反射越强烈。自然界的对象几乎都存在菲涅耳反射,金属也不例外,只是它的这种现象很弱。

菲涅耳反射还有一种特性,物体表面的反射模糊也是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视线和物体表面法线的夹角越大,此处的反射模糊就会越少,就会更清晰。

而在实际制作材质时,选择“菲涅耳”的类型都可以起到使材质更加真实的效果。


6 凹凸

“凹凸”选项是用于设置材质的纹理通道,如图7-54所示。

图7-54

重要参数讲解

纹理:加载材质的纹理贴图。需要注意的是,此通道只识别贴图的灰度信息。

强度:设置凹凸纹理的强度,如图7-55和图7-56所示。在“纹理”通道中加载贴图后,此选项会被激活。

图7-55

图7-56


7. 辉光

“辉光”选项会为材质添加发光效果,如图7-57所示。

图7-57

重要参数讲解

内部强度:设置辉光在材质表面的强度。

外部强度:设置辉光在材质外面的强度。

半径:设置辉光发射的距离。

随机:设置辉光发射距离的随机效果。

材质颜色:勾选该选项后,辉光颜色与材质颜色相似。同时激活“颜色”和“亮度”选项,可以设置辉光的任意颜色和亮度。


8. 置换

“置换”选项与“凹凸”选项类似,是在材质上形成凹凸纹理。不同的是“置换”会直接改变模型的形状,而“凹凸”只是形成凹凸的视觉效果,如图7-58所示。

图7-58

技术专题 系统预置材质

除了手动调整参数形成不同的材质效果外,Cinema 4D还提供了一些预置的材质效果。按Shift+F8组合键打开“内容浏览器”面板,然后在“预置>Visualize>Materials”文件夹中罗列了常见类型的材质和贴图,如图7-59所示。选中其中任意一个材质图标,然后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将材质添加到“材质”面板,赋予场景的模型即可。

在每个预置材质文件夹中包含tex文件夹,里面存储了材质所附带的贴图,如图7-60所示。

图7-59

图7-60


重点实战:制作纯色塑料材质

本案例为一组造型模型添加纯色塑料材质,案例效果如图7-61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中的“场景文件>CH07>01.c4d”文件,如图7-62所示。场景内已经建立好了摄像机和灯光,需要为场景赋予材质。

图7-61

图7-62

02 创建橙色墙面材质。双击“材质”面板创建一个默认材质,在“颜色”选项中设置“颜色”为(R:186,G:139, B:101),如图7-63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64所示。

图7-63

图7-64

技巧与提示

为了方便区分材质,可以为材质重命名。

03 下面制作米色塑料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设置材质的“颜色”为(R:255,G:246,B:230),如图7-65所示。

图7-65

04 在“反射”中添加GGX,然后设置“粗糙度”为15%,“反射强度”为80%,“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聚酯”,如图7-66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67所示。

图7-66

图7-67

05 下面制作紫色塑料材质。将米色塑料材质复制一份,修改“颜色”为(R:205,G:167,B:178),如图7-68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69所示。

图7-68

图7-69

技巧与提示

米色塑料与紫色塑料的反射参数完全相同,因此只需要修改颜色的参数即可。

06 下面制作浅黄色塑料材质。复制一份材质,修改“颜色”为(R:223,G:190,B:171),如图7-70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71所示。

图7-70

图7-71

07 下面制作深黄色塑料材质。复制一份材质,修改“颜色”为(R:145,G:104,B:76),如图7-72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73所示。

图7-72

图7-73

08 将材质赋予模型,渲染效果如图7-74所示。

图7-74



重点实战:制作玻璃材质

本案例将学习玻璃材质的调节方法,需要用到“透明”和“反射”选项,案例效果如图7-75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文件“场景文件>CH07>02.c4d”,如图7-76所示。需要为这个场景中的模型添加玻璃材质和自发光材质。

图7-75

图7-76

02 制作玻璃材质。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勾选“透明”,然后设置“折射率预设”为“玻璃”,如图7-77所示。

图7-77

03 在“反射”选项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20%,“高光强度”为3%,“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玻璃”,如图7-78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79所示。

图7-78

图7-79

04 将材质赋予场景中的模型,如图7-80所示。

图7-80

05 制作自发光材质。场景中没有灯光,需要用自发光材质模拟灯光效果。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勾选“发光”,然后设置“颜色”为(R:139,G:178,B:253),“亮度”为120%,如图7-81所示。

图7-81

06 单击“纹理”旁边的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渐变”,如图7-82所示。

图7-82

07 在“渐变”属性面板中,设置“渐变”的颜色分别为(R:27,G:34,B:48)和(R:139,G:178,B:253),“类型”为“三维-线性”,“开始”为-20cm,“结束”为20cm,“湍流”为4%,“阶度”为5,如图7-83所示。

图7-83

08 返回“发光”面板,设置“混合强度”为50%,如图7-84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85所示。

图7-84

图7-85

技巧与提示

“混合强度”参数是将“颜色”和“纹理”中加载的“渐变”贴图按照50%的比例进行混合,这样“渐变”的颜色不会显得太暗。

09 将材质赋予模型,效果如图7-86所示。按Shift+R组合键渲染,效果如图7-87所示。

图7-86

图7-87



重点实战:制作自发光材质

本案例将学习自发光材质的调节方法,需要用到“发光”选项,案例效果如图7-88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文件“场景文件>CH07>03.c4d”,如图7-89所示。需要为这个场景中的模型添加黑镜材质、塑料材质和自发光材质。

图7-88

图7-89

02 制作黑镜材质。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设置“颜色”为(R:66,G:66,B:66),如图7-90所示。

图7-90

03 在“反射”选项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1%,“反射强度”为200%,“高光强度”为30%,“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玻璃”,如图7-91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92所示。

图7-91

图7-92

04 制作塑料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设置“颜色”为(R:140,G:26,B:150),如图7-93所示。

图7-93

05 在“反射”选项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5%,“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聚酯”,如图7-94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95所示。

图7-94

图7-95

06 制作自发光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勾选“发光”选项,然后在“纹理”通道中加载“渐变”贴图,并设置“亮度”为300%,如图7-96所示。

图7-96

07 在“渐变”属性面板中,设置“渐变”的颜色分别为(R:255,G:0,B:140)、(R:0,G:255,B:221)和(R:0, G:208,B:255),“类型”为“二维-U”,如图7-97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98所示。

图7-97

图7-98

08 将材质赋予模型,效果如图7-99所示。按Shift+R组合键渲染效果,如图7-100所示。

图7-99

图7-100



重点实战:制作金色金属材质

本案例将学习金色金属材质的调节方法,需要用到GGX,案例效果如图7-101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文件“场景文件>CH07>04.c4d”,如图7-102所示。

图7-101

图7-102

02 在“材质”面板中新建一个默认材质,设置“颜色”为(R:94,G:53,B:15),如图7-103所示。

图7-103

03 在“反射”选项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18%,“菲涅耳”为“导体”,“预置”为“金”,如图7-104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105所示。

图7-104

图7-105

04 将材质赋予模型,效果如图7-106所示。

05 按Shift+R组合键渲染场景,效果如图7-107所示。

图7-106

图7-107



重点实战:制作不锈钢材质

本案例将学习不锈钢材质和蓝色金属的调节方法,需要用到GGX,案例效果如图7-108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文件“场景文件>CH07>05.c4d”,如图7-109所示。

图7-108

图7-109

02 制作不锈钢材质。在“材质”面板中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取消勾选“颜色”选项,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10%,“反射强度”为80%,“菲涅耳”为“导体”,“预置”为“钢”,如图7-110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111所示。

图7-110

图7-111

03 制作蓝色金属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取消勾选“颜色”选项,在“反射”选项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40%,“反射强度”为60%,“层颜色”中的“颜色”为(R:103,G:126,B:171),“菲涅耳”为“导体”,“预置”为“钢”,如图7-112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113所示。

图7-112

图7-113

04 将材质赋予模型,效果如图7-114所示。

05 按Shift+R组合键渲染场景,效果如图7-115所示。

图7-114

图7-115

技术专题 减少材质噪点的方法

提高材质的“粗糙度”数值后,会明显看到材质上的噪点。将“采样细分”的数值从默认的4提高到8,可以观察到这些噪点基本消失,如图7-116和图7-117所示。

图7-116

图7-117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采样细分”的数值虽然可以消除噪点,但也会增加渲染的时间。建议读者不要将该参数设置到8以上,以免浪费大量渲染时间。


重点实战:制作水材质

本案例将制作水材质、不锈钢材质和橡胶材质,需要使用“透明”选项,效果如图7-118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中的“场景文件>CH07>06.c4d”文件,如图7-119所示。场景中已经建立好了摄像机和灯光。

图7-118

图7-119

02 下面制作水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勾选“透明”选项,设置“折射率预设”为“水”,如图7-120所示。

图7-120

03 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1%,“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水”,如图7-121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122所示。

图7-121

图7-122

04 下面制作橡胶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设置“颜色”为(R:3,G:3, B:3),如图7-123所示。

图7-123

05 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40%,“反射强度”为60%,“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沥青”,如图7-124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125所示。

图7-124

图7-125

06 下面制作不锈钢材质。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取消勾选“颜色”选项,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10%,“菲涅耳”为“导体”,“预置”为“钢”,如图7-126所示。材质效果如图7-127所示。

图7-126

图7-127

07 将材质赋予模型,效果如图7-128所示。案例渲染效果如图7-129所示。

图7-128

图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