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inema 4D基础
- 1.1.Cinema 4D入门
- 1.2.Cinema 4D的操作界面
- 1.3.菜单栏
- 1.4.工具栏
- 1.5.模式工具栏
- 1.6.视图窗口
- 1.7.对象面板
- 1.8.属性面板
- 1.9.时间线
- 1.10.材质面板
- 1.11.坐标面板
- 1.12.界面
- 2.基础建模技术
- 2.1.参数对象建模
- 2.2.样条
- 3.生成器与变形器
- 3.1.生成器
- 3.2.变形器
- 4.可编辑对象建模
- 4.1.可编辑样条
- 4.2.可编辑对象
- 4.3.雕刻
- 5.摄像机技术
- 5.1.Cinema 4D的常用摄像机
- 5.2.安全框
- 5.3.摄像机特效
- 6.灯光技术
- 6.1.常见的布光方法
- 6.2.Cinema 4D的灯光工具
- 7.材质与纹理技术
- 7.1.材质的创建与赋予
- 7.2.材质编辑器
- 7.3.常见的纹理贴图
- 8.标签与环境
- 8.1.标签的概念
- 8.2.常用的标签
- 8.3.环境
- 9.渲染技术
- 9.1.Cinema 4D的常用渲染器
- 9.2.渲染设置面板
- 9.3.渲染效果图
- 10.运动图形
- 10.1.常用的运动图形工具
- 10.2.常用的效果器
- 11.毛发技术
- 11.1.毛发对象
- 11.2.毛发材质
- 12.体积和域
- 12.1.体积
- 12.2.域
- 13.动力学技术
- 13.1.动力学
- 13.2.布料
- 14.粒子技术
- 14.1.粒子发射器
- 14.2.力场
- 15.动画技术
- 15.1.基础动画
- 15.2.角色动画
- 16.综合实例
- 16.1.体素风格:情人节电商海报
- 16.2.体素风格:趣味网页办公场景
- 16.3.机械风格:霓虹灯效果图
- 16.4.机械风格:“双十二”海报
- 16.5.低多边形风格:电商促销海报
- 16.6.视觉风格:渐变噪波球
- 16.7.视觉风格:抽象花朵
- 16.8.科幻风格:发光能量柱
- 16.9.科幻风格:科技芯片
- 16.10.流水线风格:工厂流水线
在“模拟标签”中除了可以制作刚体和柔体等动力学效果外,还可以制作布料效果。
本节工具介绍
1. 布料
添加了“布料”标签的对象在模拟动力学动画时,会模拟布料碰撞的效果。选中需要成为布料的对象,然后在“对象”面板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模拟标签>布料”选项,即可为该对象添加“布料”标签,如图13-100所示。
图13-100
技巧与提示
模拟布料的对象需要转换为可编辑对象后才能产生布料模拟效果,普通的参数化几何体无法实现该效果。
“布料”标签的“属性”面板中包含“标签”“影响”“修整”“缓存”“高级”5个选项卡,如图13-101所示。
图13-101
重要参数讲解
自动:勾选该选项后,从时间线的第1帧开始模拟布料效果。不勾选该选项则可设置布料模拟的帧范围。
迭代:设置布料模拟的精确度,数值越高模拟效果越好,速度也越慢。
硬度:设置布料模拟时的形变与穿插,如图13-102和图13-103所示。
图13-102
图13-103
弯曲:设置布料弯曲的效果,如图13-104和图13-105所示。
图13-104
图13-105
橡皮:设置布料的拉伸弹力效果,如图13-106所示。
图13-106
反弹:设置布料间的碰撞效果。
摩擦:设置布料间碰撞的摩擦力。
质量:设置布料的质量。
使用撕裂:勾选后布料会形成碰撞撕裂效果。
重力:设置布料受到的重力强度,默认不更改。
黏滞:形成与重力相反的力,减缓布料下坠的速度。
风力方向.X/风力方向.Y/风力方向.Z:设置布料初始速度的方向。
风力强度:设置风力的强度。
风力黏滞:形成与风力方向相反的力,减缓风力的大小。
本体排斥:勾选该选项后,会减少布料模型相互穿插的效果,但会增加计算时间。
松弛:平缓布料的褶皱。
计算缓存:将模拟的布料动画烘焙为关键帧动画。
2. 布料碰撞器
“布料碰撞器”标签与“碰撞体”标签类似,是模拟布料碰撞的对象,其“属性”面板如图13-107所示。
图13-107
重要参数讲解
使用碰撞:勾选该选项后,布料与碰撞器产生碰撞效果。
反弹:设置布料与碰撞器之间的反弹强度。
摩擦:设置布料与碰撞器之间的摩擦力。
重点实战:用布料模拟透明塑料布
本案例使用平面、布料曲面和布料标签制作一块塑料布,案例效果如图13-108所示。
01 打开本书学习资源文件“场景文件>CH13>04.c4d”,如图13-109所示。场景中制作了一组简单的造型模型和地面,这些模型都已经转换为可编辑对象。
图13-108
图13-109
02 使用“平面”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个平面,设置“宽度”为500cm,“高度”为400cm,“宽度分段”和“高度分段”都为40,如图13-110所示。
图13-110
技巧与提示
平面的分段越多,模拟的布料效果越好,但平面的分段越多,模拟布料时的速度也越慢。
03 将创建的平面转换为可编辑对象后,在“对象”面板为其添加“布料”标签,如图13-111所示。
图13-111
04 在“对象”面板选中地面模型和造型模型,并为其添加“布料碰撞器”标签,如图13-112所示。
05 单击“向前播放”按钮,模拟布料效果,如图13-113所示。
图13-112
图13-113
06 在“属性”面板的“标签”选项卡中设置“弯曲”为7%,“反弹”为8%,如图13-114所示。这样可以减少布料的弹性。
07 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勾选“本体碰撞”,如图13-115所示。这样可以避免布料之间的穿插效果。
图13-114
图13-115
08 单击“向前播放”按钮,模拟布料效果,如图13-116所示。
09 添加“布料曲面”生成器,在“对象”面板中将“平面”作为“布料曲面”的子层级,如图13-117所示。
图13-116
图13-117
10 选中“布料曲面”,设置“厚度”为2cm,效果如图13-118所示。
图13-118
技术专题 “布料曲面”详解
将“布料曲面”工具在之前的制作中出现过,用来增加模型的厚度。“布料曲面”工具
位于“模拟>布料”菜单中,绿色的图标代表其作为对象的父层级。
“布料曲面”的参数很简单,如图13-119所示。
图13-119
细分数:增加模型的细分数。图13-120所示是没有添加“布料曲面”时的模型,图13-121所示是添加了“布料曲面”时的模型。“细分数”的数值越大,增加的分段线也就越多。
图13-120
图13-121
厚度:设置对象的厚度,如图13-122所示。
图13-122
11 选中“布料”标签的图标,然后在“缓存”选项卡中单击“计算缓存”按钮
,生成动画关键帧,如图13-123所示。
图13-123
12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设置“颜色”为(R:255,G:102,B:102),如图13-124所示。
图13-124
13 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20%,“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聚酯”,如图13-125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3-126所示。
图13-125
图13-126
14 将材质复制一份,然后修改“颜色”为(R:204,G:204, B:204),如图13-127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3-128所示。
图13-127
图13-128
15 将以上两个材质赋予底座模型,效果如图13-129所示。
图13-129
技巧与提示
底座模型为一个整体,最好建立选集后赋予材质。
16 新建一个默认材质,取消勾选“颜色”,在“反射”中添加GGX,设置“粗糙度”为40%,“菲涅耳”为“导体”,“预置”为“银”,如图13-130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3-131所示。
图13-130
图13-131
17 将材质赋予3个圆柱模型,效果如图13-132所示。
图13-132
18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材质,然后设置“颜色”为(R:219,G:253,B:255),如图13-133所示。
图13-133
19 勾选“透明”,设置“亮度”为95%,“折射率预设”为“塑料(PET)”,如图13-134所示。
图13-134
20 在“反射”中添加GGX,然后设置“粗糙度”为5%,“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有机玻璃”,如图13-135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3-136所示。
图13-135
图13-136
21 将材质赋予布料模型,效果如图13-137所示。
图13-137
22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设置“颜色”为(R:255,G:102,B:102),如图13-138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3-139所示。
图13-138
图13-139
23 将材质赋予地面模型,效果如图13-140所示。
24 为地面模型添加“合成”标签,然后勾选“合成背景”选项,如图13-141所示。这样就能渲染出无缝背景。
图13-140
图13-141
25 使用“背景”工具创建一个背景模型,然后赋予和地面相同的粉色材质,如图13-142所示。
图13-142
26 使用“灯光”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盏灯光,位置如图13-143所示。
图13-143
27 选中上一步创建的灯光,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R:255,G:254,B:242),“强度”为80%,“投影”为“区域”,如图13-144所示。
28 切换到“细节”选项卡,设置“衰减”为“平方倒数(物理精度)”,“半径衰减”为652.266cm,如图13-145所示。
图13-144
图13-145
29 将修改后的灯光复制一份,位置如图13-146所示。
图13-146
30 在“常规”选项卡中修改“颜色”为(R:224,G:252, B:255),如图13-147所示。
31 测试渲染灯光效果,如图13-148所示。可以发现场景中的物体很黑,需要添加环境光。
图13-147
图13-148
32 使用“天空”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个天空模型,然后添加“合成”标签
,并取消勾选“摄像机可见”,如图13-149所示。
图13-149
33 打开“内容浏览器”,将“预置>Prime>Presets>Light Setups>HDRI>Photo Studio”文件赋予天空对象,如图13-150所示。
34 为场景创建摄像机,渲染效果如图13-151所示。
图13-150
图13-151
重点实战:用布料模拟撕裂的布条
本案例使用圆锥、平面和风力等制作撕裂的布条,案例效果如图13-152所示。
01 使用“圆锥”工具在场景中创建5个大小不等的圆锥体,参数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如图13-153所示。
图13-152
图13-153
02 将上一步创建的圆锥模型转换为可编辑对象,并添加“布料碰撞器”标签,如图13-154所示。
图13-154
03 在场景中创建一个平面,设置“宽度”和“高度”都为600cm,“宽度分段”和“高度分段”都为40,如图13-155所示。
图13-155
04 将平面模型转换为可编辑对象,添加“布料”标签,如图13-156所示。
图13-156
05 选中“布料”标签,在“标签”选项卡中勾选“使用撕裂”,切换到“影响”选项卡,设置“重力”为0,如图13-157所示。
图13-157
06 单击“向前播放”按钮,模拟动力学效果,可发现布料没有移动,这是因为场景中没有外力产生。执行“模拟>力场>风力”菜单命令,在场景中创建风力的图标,然后放置在平面的前方,如图13-158和图13-159所示。
图13-158
图13-159
07 单击“向前播放”按钮,模拟动力学效果,可以观察到受到风力的影响,平面朝圆锥方向移动并产生撕裂效果,如图13-160所示。
图13-160
知识链接
如果觉得风力太弱,模拟的速度很慢。选中“风力”,增加“速度”的数值即可。“风力”的具体使用方法详见“14.2.8 风力”。
08 为“平面”添加“布料曲面”工具,设置“厚度”为2cm,如图13-161所示。添加“布料曲面”后,撕裂的布料效果会变得真实,如图13-162所示。
图13-161
图13-162
09 模拟效果无误后,在“布料”标签的“缓存”选项卡中单击“计算缓存”按钮
,将模拟的动力学记录为关键帧动画,如图13-163所示。
图13-163
10 使用“灯光”工具在场景中创建一盏灯光,位置如图13-164所示。
图13-164
11 选中上一步创建的灯光,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颜色”为(R:255,G:245,B:204),“投影”为“区域”,如图13-165所示。
12 切换到“细节”选项卡,设置“衰减”为“平方倒数(物理精度)”,“半径衰减”为2552.416cm,如图13-166所示。
图13-165
图13-166
13 将修改后的灯光复制一盏,位置如图13-167所示。
图13-167
14 在“常规”选项卡中修改“颜色”为(R:204,G:241, B:255),“强度”为50%,如图13-168所示。
图13-168
15 在“材质”面板新建一个默认材质,然后在“颜色”的“纹理”通道中加载“渐变”贴图,如图13-169所示。
图13-169
16 进入“渐变”贴图,设置“渐变”颜色分别为(R:235, G:82,B:82)和(R:120,G:0,B:0),“类型”为“二维-圆形”,如图13-170所示。
图13-170
17 在“反射”中添加GGX,然后设置“粗糙度”为50%,“菲涅耳”为“绝缘体”,“预置”为“珍珠”,如图13-171所示。材质效果如图13-172所示。
图13-171
图13-172
18 将材质赋予布料模型,效果如图13-173所示。
19 测试渲染场景,效果如图13-174所示。观察渲染效果会发现整体画面很黑,需要添加环境光。纯黑色的背景显得过于死板,需要调整背景。
图13-173
图13-174
20 新建一个黑色渐变的默认材质,然后创建一个背景模型,并将该材质赋予背景模型,如图13-175所示。
21 使用“天空”工具创建一个天空模型,然后添加“合成”标签
,并取消勾选“摄像机可见”,如图13-176所示。
图13-175
图13-176
22 打开“内容浏览器”,将“预置>Prime>Presets>Light Setups>HDRI>Photo Studio”文件赋予天空对象,如图13-177所示。
23 为场景添加摄像机,渲染效果如图13-178所示。注意,设置圆锥体不被渲染,场景中就只会出现布料模型。
图13-177
图13-178
3. 布料绑带
添加了“布料”标签的对象添加“布料绑带”标签,就可以与相连接的对象形成连接关系,其属性面板如图13-179所示。
图13-179
重要参数讲解
设置:单击此按钮,会将布料与连接对象相关联。
绑定至:连接需要绑定的对象。
技术专题 布料绑带详解
“布料绑带”标签可以让布料与其他对象产生连接效果,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第1步:创建一个平面,转换为可编辑对象后添加“布料”标签,如图13-180所示。
第2步:创建一个立方体作为连接对象,并放在平面的左上角,如图13-181所示。
图13-180
图13-181
第3步:在“点”模式中选中平面左上角的点,然后添加“布料绑带”标签
,如图13-182所示。
第4步:在“布料绑带”标签的属性面板中,将创建的立方体拖曳到“绑定至”通道中,如图13-183所示。
图13-182
图13-183
第5步:单击“设置”按钮,即可将平面和立方体进行绑定,如图13-184所示。
第6步:单击“向前播放”按钮,即可模拟布料效果,可以观察到布料的左上角与立方体连接,形成悬挂效果,如图13-185所示。
图13-184
图1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