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基础知识与准备工作
- 1.1.什么是 CG
- 1.2. 三维图形的基本概念
- 1.3.Blender软件背景介绍
- 1.4.Blender 功能介绍
- 1.5.使用 Blender 创作的作品
- 1.6.计算机配置要求
- 1.7.Blender 下载、安装和基本设置
- 1.8.插件
- 2.渐进式入门小案例
- 2.1.积木基础版(一)
- 2.1.积木基础版(二)
- 2.1.积木基础版(三)
- 2.2.积木中级版(一)
- 2.2.积木中级版(二)
- 2.2.积木中级版(三)
- 2.3.积木进阶版(一)
- 2.3.积木进阶版(二)
- 2.3.积木进阶版(三)
- 2.3.积木进阶版(四)
- 2.3.积木进阶版(五)
- 3.Blender 基本逻辑
- 3.1.Blender 整体基础逻辑
- 3.2.用户界面逻辑
- 3.3.数据块
- 3.4.操作逻辑
- 3.5.快捷键逻辑
- 3.6.文件逻辑
- 3.7.节点逻辑
- 3.8.大纲视图逻辑
- 4.基础案例
- 4.1.基础知识
- 4.2.金币制作——建模
- 4.3.乒乓球拍——建模和材质
- 4.4.Low Poly 小房子——插件
- 4.5.孟菲斯风格场景——材质
- 4.6.三渲二场景——材质
- 4.7.写实做旧物体——材质
- 5.动态案例
- 5.1.金币动画——关键帧动画
- 5.2.粒子效果
- 5.3.膨胀字体——布料模拟
- 5.4.破碎的鸡蛋——Cell Fracture
- 6.特色功能介绍
- 6.1.蜡笔工具的使用——Grease Pencil
- 6.2.雕刻初体验
- 6.3.几何节点
四.高级渲染
材质和灯光决定了场景外观的基础,摄像机参数和渲染参数能够让场景效果再上一层楼。本小节涉及摄像机参数的调整,并且会深入探索渲染设置,以获得更好的渲染质量。
材质制作好之后可以回到 Layout 视图,再切换回渲染模式,然后添加一个摄像机进行构图,操作过程如图 3-232 所示。
图 3-232 构图
现实中不论是相机摄影还是手机摄影,都是有很多参数可以调整的,如焦距、光圈、快门速度等。三维建模中也是一样的,首先选中摄像机,单击属性栏中的“物体数据属性”按钮 即可看到摄像机的所有参数,如图 3-233 所示。把“焦距”修改为 20mm,这样可以获得广角的效果,视觉上会更有张力;再勾选“景深”,这样可以获得虚化的效果,操作过程如图 3-234所示。
对摄像机开启景深后需要设置对焦信息,否则可能会让需要清晰的地方变得模糊。展开“景深”,单击“焦点物体”右侧的吸管,然后当鼠标指针变成吸管的时候,单击场景中中间偏前方的积木,这样摄像机的焦点就会始终在这个积木上,操作过程如图 3-235 所示。
扩展阅读:不同焦距下的视觉效果
焦距是指镜片光学中心到成像平面的距离,不同的焦距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焦距的单位一般为毫米(mm),焦距越短,视野范围越广,比较接近人眼视觉效果的焦距是 50mm。不同焦距下的视觉效果如图 3-236 所示(摄像机距离会有相应的调整)。焦距越小带来的畸变越大,视觉效果也越夸张。灵活使用不同的焦距,可以创造出多样的风格。
调整焦距后需要重新调整构图,还需要使用缩放工具把背景模型放大,否则会有空白区域。缩放后再使用移动工具移动背景模型, 确保积木是落在地面上的。构图前后对比如图 3-237 所示。
图 3-237 构图前后对比
现在可以先在渲染设置 中把渲染时间设置为 30sec,操作详见 3.2.3 小节中的步骤 03。然后执行渲染 > 渲染图像 命令,渲染一幅图像看看效果。渲染结果如图 3-238 所示。
图 3-238 渲染结果
虚化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接下来把“光圈级数”改为 0.05(参数仅供参考),如图 3-239 所示。光圈级数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也就越明显。为了不覆盖之前渲染的结果,执行渲染 > 查看渲染结果命令, 单击右上角的 Slot 1,然后单击 Slot 2,再次渲染。操作过程如图 3-240 所示,渲染结果如图 3-241 所示,可以看到虚化效果更好了。
打开渲染结果窗口,执行第④~⑤步的操作可以切换 Slot 1 和 Slot 2,查看两个不同的渲染结果。Slot 的意思是槽,切换到 Slot 2 再渲染,图像就会被储存在 Slot 2 的槽里,如果不切换则会直接覆盖 Slot 1 的结果。Blender 一共有 8 个渲染槽,这代表可以同时保留 8 张不同的渲染结果图像,这个功能一般用于对比不同的渲染结果。
展开“渲染”,首先在“时间限制”处输入 60(Blender 会自动改为 1min),这样就会让渲染时间控制在一分钟,更长的渲染时间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片,更少的噪点;然后把“降噪”打开,降噪是指在渲染完成后计算机的处理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减少噪点。注意,这里更改的是渲染的参数,而不是视图的!
接着往下滑动,勾选“运动模糊”。生活中如果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那么拍出来的画面可能是模糊的,而刚才渲染的图像积木都是清晰的,为了获得真实的下坠效果,就可以开启运动模糊,这样渲染出来后积木就会有随着运动轨迹而模糊的效果。
再滑动到最下方,把“胶片效果”改为“Medium High Contrast”(中高对比度),这样可以使场景的对比度更高,操作过程如图 3-242 所示。
第三次渲染如图 3-243 所示,可以看到图像质量更高了,噪点更少,积木下坠的效果也更加真实了。需要注意的是降噪功能不能滥用,降噪在减少噪点的同时也会抹去一些细节。当前场景没有太多细节,所以无所谓。但是当场景中细节很多的时候,细节很容易被抹掉。另外,降噪是会增加渲染时间的,要适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