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miere Pro教程

Premiere Pro CC在“效果”面板中提供了10个大类共70多个过渡效果,下面分别对这些视频过渡效果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

6.2.1 3D运动

3D运动类过渡包含10个特效,主要是使最终展现的图像B以类似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形式出现并覆盖原图像A,如图6-14所示。

● 向上折叠:图像A像纸张一样反复折叠,逐渐变小,显示出图像B。

● 帘式:图像A呈掀起的门帘状态时,图像B随之出现。

● 摆入:图像B像钟摆一样摆入,逐渐遮盖住图像A。

● 摆出:图像B以单边缩放的方式,逐渐遮盖图像A。

● 旋转:图像B旋转出现在图像A上,从而盖住图像A。

● 旋转离开:类似“旋转”效果,在视觉上呈现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效果。

● 立方体旋转:将图像B和图像A作为立方体的两个相邻面,像一个立方体逐渐从一个面旋转到另一面。

● 筋斗过渡:图像A水平翻转并逐渐缩小、消失,图像B随之出现。

● 翻转:图像A翻转到图像B,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空翻的效果。

● 门:图像B像从两边向中间关门一样出现在图像A上。

图6-14 3D运动类过渡效果

6.2.2 伸缩

伸缩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将图像B以多种形状展开,最后覆盖图像A,如图6-15所示。

● 交叉伸展:图像B从一边延展进入,同时图像A向另一边收缩消失。

● 伸展:图像A保持不动,图像B延展覆盖图像A。

● 伸展覆盖:图像B从图像A中心线性放大,覆盖图像A。

● 伸展进入:图像B从完全透明开始,以被放大的状态,逐渐缩小并变成不透明,覆盖图像A。

图6-15 伸缩类过渡效果

图6-15 伸缩类过渡效果(续)

6.2.3 划像

划像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将图像B按照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菱形等)在图像A上展开,最后覆盖图像A,如图6-16所示。

图6-16 划像类过渡效果

● 交叉划像:图像B以十字形在图像A上展开。

● 划像形状:图像B以锯齿形状在图像A上展开。

● 圆划像:图像B以圆形在图像A上展开。

● 星形划像:图像B以星形在图像A上展开。

● 点划像:图像B以字母X字形在图像A上收缩覆盖。

● 盒形划像:图像B以正方形在图像A上展开。

● 菱形划像:图像B以菱形在图像A上展开。

6.2.4 擦除

擦除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将图像B以不同的形状、样式以及方向,通过类似橡皮擦一样的方式将图像A擦除来展现出图像B,如图6-17所示。

图6-17 擦除类过渡效果

● 划出:图像B逐渐擦除图像A。

● 双侧平推门:图像A以类似开门的方式切换到图像B。

● 带状擦除:图像B以水平、垂直或对角线呈条状逐渐擦除图像A。

● 径向擦除:图像B以斜线旋转的方式擦除图像A。

● 插入:图像B呈方形从图像A的一角插入。

● 时钟式擦除:图像B以时钟转动方式逐渐擦除图像A。

● 棋盘:图像B以方格棋盘状逐渐显示。

● 棋盘擦除:图像B呈方块形逐渐显示并擦除图像A。

● 楔形擦除:图像B从图像A的中心以楔形旋转划入。

● 水波纹:图像B以来回往复换行推进的方式擦除图像A。

● 油漆飞溅:图像B以类似油漆泼洒飞溅的方式逐块显示。

● 渐变擦除:图像B以默认的灰度渐变形式,或依据所选择的渐变图像中的灰度变化作为渐变过渡来擦除图像A。

● 百叶窗:图像B以百叶窗的方式逐渐展开。

● 螺旋框:图像B以从外向内螺旋推进的方式出现。

● 随机块:图像B以块状随机出现擦除图像A。

● 随机擦除:图像B沿选择的方向呈随机块擦除图像A。

● 风车:图像A以风车旋转的方式被擦除,显露出图像B。

6.2.5 映射

映射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将图像的亮度或者通道映射到另一幅图像,产生两个图像中的亮度或色彩混合的静态图像效果。

● 通道映射:从图像A中选择通道并映射到图像B,得到两个图像中色彩通道混合的效果。在将该过渡效果添加到两个素材剪辑之间后,在弹出的“通道映射设置”对话框中,分别选择图像A中要映射到图像B中来进行运算的色彩通道;勾选“反转”选项,可以对该通道的擦除方式进行反转,如图6-18所示。

图6-18“通道映射设置”对话框

设置好需要的通道映射方式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对所应用的素材剪辑执行过渡效果,如图6-19所示。

图6-19 通道映射

● 明亮度映射:将图像A中像素的亮度值映射到图像B,产生像素的亮度混合效果,如图6-20所示。

图6-20 明亮度映射

6.2.6 溶解

溶解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在两个图像切换的中间产生软性、平滑的淡入淡出的效果,如图6-21所示。

图6-21 溶解类过渡效果

● 交叉溶解:图像A与图像B同时淡化溶合。

● 叠加溶解:图像A和图像B进行亮度叠加的图像溶合。

● 抖动溶解:图像A以颗粒点状的形式逐渐淡化到图像B。

● 渐隐为白色:图像A先淡出到白色背景中,再淡入显示出图像B。

● 渐隐为黑色:图像A先淡出到黑色背景中,再淡入显示出图像B。

● 胶片溶解:图像A逐渐变色为胶片反色效果并逐渐消失,同时图像B也由胶片反色效果逐渐显现并恢复正常色彩。

● 随机反转:图像A先以随机方块的形式逐渐反转色彩,再以随机方块的形式逐渐消失,最后显现出图像B。

● 非附加溶解:将图像A中的高亮像素溶入图像B,排除两个图像中相同的色调,显示出高反差的静态合成图像。

6.2.7 滑动

滑动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将图像B分割成带状、方块状的形式,滑动到图像A上并覆盖,如图6-22所示。

图6-22 滑动类过渡效果

● 中心合并:图像A分裂成四块并向中心合并直至消失。

● 中心拆分:图像A从中心分裂并滑开显示出图像B。

● 互换:图像B与图像A前后交换位置。

● 多旋转:图像B被划分成多个方块形状,由小到大旋转出现,最后拼接成图像B并覆盖图像A。

● 带状滑行:图像B以间隔的带状推入,逐渐覆盖图像A。

● 拆分:图像A向两侧分裂,显示出图像B。

● 推:图像B推走图像A。

● 斜线滑动:图像B以斜向的自由线条方式划入图像A。

● 旋绕:图像B从旋转的方块中旋转出现。

● 滑动:此过渡效果的效果类似幻灯片的播放,图像A不动,图像B滑入覆盖图像A。

● 滑动带:图像B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从窄到宽的条形中逐渐显露出来。

● 滑动框:类似于“滑动带”效果,但是条形比较宽而且均匀。

6.2.8 特殊效果

特殊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利用通道、遮罩以及纹理的合成作用来实现特殊的过渡效果。

● 三维:把图像A映射到图像B的红色和蓝色通道中,形成混合效果,如图6-23所示。

图6-23 三维

● 纹理化:将图像A映射到图像B上,如图6-24所示。

图6-24 纹理化

● 置换:将图像A的RGB通道像素作为图像B的置换贴图,如图6-25所示。

图6-25 置换

6.2.9 缩放

缩放类过渡效果主要是将图像A或图像B,以不同的形状和方式缩小消失、放大出现或者二者交替,以达到图像B覆盖图像A的目的,如图6-26所示。

图6-26 缩放类过渡效果

● 交叉缩放:图像A放大到撑出画面,然后切换到放大同样比例的图像B,图像B再逐渐缩小到正常比例。

● 缩放:图像B从图像A的中心放大出现。

● 缩放框:图像B以多个方块的形式从图像A上放大出现。

● 缩放轨迹:图像A以拖尾缩小的形式切换出图像B。

6.2.10 页面剥落

页面剥落类过渡效果主要是使图像A以各种卷页的动作形式消失,最后显示出图像B,如图6-27所示。

图6-27 页面剥落类过渡效果

● 中心剥落:图像A从中心向四角卷曲,卷曲完成后显示出图像B。

● 剥开背面:图像A由中心分四块依次向四角卷曲,显示出图像B。

● 卷走:图像A以滚轴动画的方式向一边滚动卷曲,显示出图像B。

● 翻页:图像A以页角对折形式消失,显示出图像B。在卷起时,背景是图像A。

● 页面剥落:类似“翻页”的对折效果,但卷起时背景是渐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