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公司运作
财务报表

北摩高科(SZ:002985)


—主营范围—

开发、销售摩擦材料及制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开发、销售、试验、维修航空刹车机轮及组件、飞机机轮刹车系统、飞机起落架及其零件;销售高性能刹车盘机摩擦片;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出租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制造飞机着陆系统及航空部件(限分支机构经营)的开发、试验、销售、维修;生产高性能刹车盘机摩擦片;电机的开发、生产(限分支机构经营)、销售;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民用航空器维修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检测试验 2.1亿 38.96% 0.77亿 30.18% 1.33亿 46.8% 63.46%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1.63亿 30.35% 0.72亿 28.26% 0.92亿 32.22% 56.08%
起落架 0.84亿 15.55% 0.72亿 28.38% 0.12亿 4.09% 13.91%
刹车盘(副) 0.66亿 12.24% 0.23亿 9.11% 0.43亿 15.03% 64.9%
其他 0.16亿 2.9% 0.1亿 4.07% 0.05亿 1.86% 33.86%
按地区分类 国内 5.38亿 100% 2.54亿 100% 2.84亿 100% 52.83%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检测试验 1.46亿 42.27% 0.59亿 42.52% 0.87亿 42.1% 59.37%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1.01亿 29.43% 0.39亿 28.06% 0.62亿 30.36% 61.49%
刹车盘(副) 0.44亿 12.83% 0.18亿 12.85% 0.26亿 12.82% 59.55%
其他 0.28亿 8.21% 0.04亿 3.11% 0.24亿 11.67% 84.7%
起落架 0.25亿 7.26% 0.19亿 13.45% 0.06亿 3.06% 25.15%
按地区分类 国内 3.45亿 100% 1.39亿 100% 2.06亿 100% 59.61%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4.14亿 43.44% 1.49亿 38.9% 2.65亿 46.5% 63.98%
检测试验 3.27亿 34.31% 1.31亿 34.08% 1.97亿 34.47% 60.06%
刹车盘(副) 1.92亿 20.17% 0.93亿 24.12% 1亿 17.52% 51.92%
其他 0.15亿 1.6% -- -- -- -- --
起落架 0.04亿 0.47%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 9.54亿 100% 3.84亿 100% 5.7亿 100% 59.78%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3.54亿 56.87% 1.17亿 59.67% 2.37亿 55.58% 66.84%
检测试验 1.95亿 31.26% 0.64亿 32.26% 1.31亿 30.8% 67.38%
刹车盘(副) 0.66亿 10.54% 0.1亿 5.12% 0.56亿 13.05% 84.64%
其他 0.08亿 1.33% 0.06亿 2.95% 0.02亿 0.58% 29.85%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23亿 100% 1.97亿 100% 4.26亿 100% 68.39%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检测试验 4.41亿 44.17% 1.34亿 41.07% 3.06亿 45.68% 69.5%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4.1亿 41.05% 1.63亿 49.78% 2.47亿 36.79% 60.23%
刹车盘(副) 1.35亿 13.49% 0.19亿 5.79% 1.16亿 17.25% 85.93%
其他 0.13亿 1.29% 0.11亿 3.36% 0.02亿 0.27% 14.32%
按地区分类 国内 9.98亿 100% 3.27亿 100% 6.71亿 100% 67.2%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3.54亿 55.08% 1.12亿 59.77% 2.42亿 53.15% 68.36%
检测试验 2.58亿 40.2% 0.68亿 36.3% 1.9亿 41.81% 73.67%
刹车盘(副) 0.26亿 4.02% -- -- -- -- --
其他 0.04亿 0.69%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43亿 100% 1.87亿 100% 4.55亿 100% 70.84%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检测试验 5.55亿 49.02% 1.07亿 44.76% 4.48亿 50.16% 80.76%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3.16亿 27.88% 0.75亿 31.23% 2.41亿 26.99% 76.39%
刹车盘(副) 1.96亿 17.33% 0.2亿 8.42% 1.76亿 19.71% 89.76%
起落架 0.4亿 3.57% -- -- -- -- --
其他 0.25亿 2.2% 0.05亿 2.25% 0.19亿 2.18% 78.43%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1.32亿 100% 2.39亿 100% 8.94亿 100% 78.93%

2021-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检测试验 2.77亿 47.89% 0.62亿 48.69% 2.15亿 47.66% 77.46%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1.27亿 21.86% 0.28亿 21.91% 0.98亿 21.85% 77.78%
刹车盘(副) 1.22亿 21.11% 0.2亿 15.76% 1.02亿 22.63% 83.44%
起落架 0.4亿 6.99% -- -- -- -- --
其他 0.12亿 2.15%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 5.79亿 100% 1.28亿 100% 4.51亿 100% 77.83%

2020-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4.12亿 60.05% 1.1亿 62.58% 3.02亿 59.18% 73.32%
检测试验 1.31亿 19.09% 0.35亿 20.18% 0.96亿 18.71% 72.94%
刹车盘(副) 1.28亿 18.64% 0.24亿 13.68% 1.04亿 20.35% 81.21%
其他 0.15亿 2.22% 0.03亿 1.95% 0.12亿 2.31% 77.48%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87亿 100% 1.76亿 100% 5.11亿 100% 74.4%

2020-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 1.77亿 77.25% 0.49亿 81.84% 1.28亿 75.64% 72.5%
刹车盘(副) 0.47亿 20.35% 0.08亿 12.97% 0.39亿 22.93% 83.46%
其他 0.05亿 2.4% 0.03亿 5.19% 0.02亿 1.42% 43.87%
按地区分类 国内 2.29亿 100% 0.59亿 100% 1.69亿 100% 74.04%


—经营评述—

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无人机、航天高空飞行器及坦克装甲车辆等重点军工装备,同时在民用航空、轨道交通、检验检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公司坚持稳健发展,牢记实业报国初心和使命,不断加强竞争力,拓展新领域、新方向,已实现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根据产品分类,公司业务可分为刹车盘、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起落架着陆系统及检测业务四类。1.主要业务(一)刹车盘业务刹车盘是以摩擦材料设计技术和制备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刹车制动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军机、民机、坦克装甲车辆和高速列车等领域,属于耗材类产品。在刹车盘领域,公司新型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从预制体编织到快速沉积工艺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新型防氧化涂层材料已在大载荷、大能量的飞机碳刹车盘上应用,抗氧化能力大幅提高;高性能干、湿式粉末冶金材料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功解决进口替代问题。公司刹车盘业务分为军品及民品两类。军品方面,公司持续开展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应用。民航方面,公司通过开拓新的民航客户,民航刹车盘业务取得较快的增长,第二增长曲线正在加速形成。(二)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由机轮、刹车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机轮主要承受飞机载荷,刹车装置是利用刹车盘或刹车片的摩擦产生制动力,而控制系统主要起到防滑的功能。飞机具有重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机轮刹车系统有非常高的要求。公司在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包括三类产品:①在机轮方面,公司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国内主战型号。公司拥有大型运输机刹车机轮采用对开式设计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大、产品寿命长等特点,而高承载机轮及高性能刹车装置技术,解决机轮承载不均问题,大幅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将维修时间缩短3倍以上。②在刹车控制系统方面,公司生产的机械惯性液压刹车系统、数字防滑刹车控制系统和全电刹车控制系统均已列装部队。双通道数字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采用了防滑控制算法和物理隔离双通道设计,刹车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高性能射流偏转板液压伺服阀技术是国内国际首创,抗污染能力大幅提高。全电传刹车系统主要的刹车控制通过电气化方法操纵,刹车效率可达到90%以上。目前公司的全电刹车技术已应用在航天高空飞行器等,解决了传统液压刹车漏油问题。③在胎压监测系统方面,飞机机轮温度压力监控装置可对轮胎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和空中调控,以实现飞机在空中根据机场道面情况进行放气并对胎压进行精确控制。公司研发的“某型飞机机轮温度压力监控及冷却装置”可对全机刹车主机轮的轮胎压力、刹车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时具有对刹车主机轮进行降温的功能。(三)起落架着陆系统飞机起落架作为飞机重要安全功能部件,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地面滑行和停放的重要支持系统,是飞机主要承力结构件,吸收和耗散飞机在着陆和滑行过程中与地面形成的冲击能量,保证飞机在地面运动过程中的使用安全。(四)检验检测公司检测试验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京瀚禹开展。2025年,京瀚禹在现有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才和设备优势,拓展和储备微波器件、环境试验、一筛业务、电磁兼容和采筛一体等的技术开发能力,新增部分研发人员,充实研发团队,为未来在相关业务领域扩张进行技术储备。2.经营模式公司以军工和民航产品销售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军方、主机厂商和民航客户。国内军品市场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军品采购具有严格的配套管理体系。军方对于军产采购制定了严格的供应管理体系,对于已定型产品其主机及主要部件和供应商均已确定的,未经军方的相应审批程序,不得更改。(2)军品定价需履行严格审批程序。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军方对军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军品价格由军方审价确定。在军方未批准产品价格前交付的,由供需双方协商暂定价格,待军方批复其价格后多退少补。(3)军品采购具有较好的延续性。我国的军费支出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在整体国防投入不断增加、军费开支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军种装备开支保持相应的增长趋势,因此军品订单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具体的型号和订单量可能在各年度有所波动。3.盈利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作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产品系列以及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公司有两种主要盈利模式,分别是通过刹车制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专业服务获取利润。(一)产品销售模式产品销售是本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型号主导产品已定型列装部队及配套给民航客户。通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在上述领域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根据销售客户的不同,公司产品销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配套研制刹车制动产品并销售给主机厂商用于整机装配;第二类是销售产品给军方、军工厂或者民航客户作为备件。(二)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公司利用多年从事军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及制造维修服务积累的深厚技术、经验及研发能力,以及对本行业法规、标准等的熟知程度及与国内军机制造厂商、航空企业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客户提供产品维修、产品检测等服务。4.采购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具体采购数量依据订单及生产计划所定。公司生产部及供应部主要根据销售部上年度签订的销售订单制定生产和采购计划。(一)供应商备案公司主要产品为军品,采购需符合军方相关规定。根据国家军用标准有关外购器材质量监督要求,提供军品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商需经过产品性能验证、试验验证,经主管副总审核,通过后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公司物料采购必须在该目录中选择供应商。公司增加或减少相应的供应商按同样程序操作,均由主管副总批准。此外,公司每年根据市场和自身采购情况的变化修改合格供方目录,并经驻厂军代表审核备案。(二)供应商遴选公司以保证军品质量为最高目标进行采购,对各类采购物资(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外协加工件等)严格把关。对所需的非标准制品,公司在生产协作之前确定价格、厂家之后,试行加工,质量合格方可采购。对于重点物资供应商的考核,公司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要求供应商满足如下条件:A、有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B、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C、产品质量稳定;D、产品性能满足公司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要求;E、价格合理,能按期交货,在数量上能满足订货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F、具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相关资质。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牵头组织生产部、科研中心、试验中心、质量管理部、财务部并邀请军代表及用户代表对供方进行实地考察。参与实地考察的人员结合各自主管的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和指导。实地考察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现场审查情况形成考察意见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即成为“合格供方”。5.生产模式军工行业生产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相关企业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军用标准进行,由驻厂军代表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一)自主生产公司生产部根据已签订的军品销售合同及对未来一年市场预测情况,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如遇军方或主机厂商临时订货,公司根据补充订货情况签订《临时增补(调整)计划》,并结合相关生产进度,调整《年度生产大纲》。(二)外协加工为提升生产效率并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一些非核心生产步骤进行外协加工,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公司可以自主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加工单位,外协加工单位按照公司的要求加工并提供产品。公司从质量体系、人员设备、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外协厂家以保证外协质量。公司外协加工部件大多为非标准化部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公司一般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加工单位进行合作。6.研发模式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负责整体研发工作,公司研发流程具体一般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初样、试样)和设计定型等阶段。1、概述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行业角度来看,国防军工行业经历了下游客户人事变动和交付节奏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十四五”中期整个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的波动,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表现。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62%。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受到客户单位总体合同签订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已经明确的采购需求因合同签订和价格确定的时间较晚,未能在本报告期形成收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5.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2.57%,主要原因为:第一,公司收入下滑;第二,公司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起落架业务占比提升;第三,受到行业因素影响,整体应收账款回款变慢,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新形势,北摩高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业布局、进行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详细来看: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2024年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60.60%。2024年上半年,公司某型机机轮项目竞标胜出、某型机机轮随起落架完成鉴定、某两型机机轮新装机试飞成功;2024年下半年,某型机机轮完成状态鉴定,某三型飞机机轮完成试飞验证并具备鉴定条件,某型机机轮刹车装置新装机试飞成功,其余若干型号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同时,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此外,某型号全电刹车系统完成装机试飞。在起落架着陆系统方面,2024年实现收入8362.24万元,同比大增1766.18%。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某型机起落架鉴定工作,并已开始批产交付;完成某型机的批生产审查,为2025年的批产交付工作奠定基础;完成某两型飞机起落架的放飞评审,正在开展试飞验证,2025年即将实现小批产交付;完成某航天项目无人机的起落架交付和试验,开拓了航天系统无人机的市场,并在开展后续项目的合作。与此同时,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天津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军民两用大型飞机起落架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使用,其能够满足波音747系列、空客380系列、商飞929系列及军机等大型飞机起落架科研、生产和维修项目的表面处理工艺。伴随着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天津全顺的起落架表面处理能力将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同时为各项起落架产品的科研、生产和交付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刹车盘方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82.93万元,同比下降65.80%。报告期内,虽然国防军工行业订货需求量有阶段性调整,但公司刹车盘业务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上持续发力,多型号军机刹车产品实现装机首飞。公司基于碳纤维多维多角度坯体结构设计技术,购置了碳盘预制体编织生产线,通过优化坯体单元层间短纤维的含量和针刺密度提高了垂直于单元层的纤维含量,实现刹车盘导热率趋于各向同性,同时将碳盘预制体成本降低了1/3。碳碳复合材料核心工艺CVD沉积上,进一步研究大型沉积炉内部压力场分布特点,通过模套工装设计和设备压力自动补偿功能实现内部压力场的均匀控制,最终突破大型沉积炉质量一致性沉积技术,解决碳碳复合材料沉积的质量稳定性和成本控制问题,实现CVD沉积装备的更新换代,同等能耗下生产量提高2倍。在检测业务方面,2024年实现收入2.10亿元,同比下滑35.98%。报告期内,尽管检测行业价格和订单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京瀚禹在检测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突破400余项重点型号研发,包括EMMC存储器、DDR4、旋变转换器等核心方案。技术攻关方面,成功开发93k机台24bitAD转换器筛选方案及65套高速AD/DA测试程序,实现DDR3全地址验证(800MHz)、EMMC近10款型号测试。在发明专利方面,2024年京瀚禹新增发明专利8项、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项;累计获得26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3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管理方面,京瀚禹加强业务团队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通过内部和外部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同时公司降本增效,提高人均产值,保证进度和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展望未来,京瀚禹将持续拓展一筛、采筛一体、环境实验、车规等业务,资源整合,开发新业务领域。提升自动化设备利用率,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优化实验室流程,削减非必要环节,细致分类并梳理客户的特殊需求,通过统一标准、简化流程来增强效率,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