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识图库
知识图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使用图谱、实体链接、关系抽取、属性填充、知识推理、可视化展示、自然语言处理、语义搜索等技术,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1)实体链接
实体链接是将文本中的实体链接到知识图谱中的实体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实体链接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与特定实体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2)关系抽取
关系抽取是从文本中提取实体之间关系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关系抽取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实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利用知识。
(3)属性填充
属性填充是为知识图库中的实体和关系添加属性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属性填充可以帮助用户更全面地了解实体和关系的特征和属性,从而提高知识管理的精度。
(4)知识推理
知识推理是根据已有知识推导出新知识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知识推理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新的关联和趋势,从而更好地利用已有知识。
(5)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展示是将知识图谱中的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可视化展示可以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6)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是将自然语言文本转换为机器可理解语言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帮助用户更方便地输入和输出数据,提高知识管理的便利性。
(7)语义搜索
语义搜索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从知识图库中搜索相关信息的的过程。在知识图库中,语义搜索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2.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目前人工智能中富有成效的应用研究领域。它是一种智能计算机程序,利用专家知识和推理方法来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
专家系统通常由人机交互界面、推理机、知识库、数据库、知识获取、解释器六部分构成,如图2-12所示。
专家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回答系统的提问,推理机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与知识库中各个规则的条件进行匹配,并把被匹配规则的结论存储到数据库中,由专家系统将得出的最终结论呈现给用户。在这里,专家系统还可以通过解释器向用户解释以下问题:系统为什么要向用户提出该问题(Why)?计算机是如何得出最终结论的(How)?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通过专门的软件工具,或编程实现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获取,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知识库中的知识。
要应用专家系统,必须先满足以下3个先决条件。
(1)存在一个可以合作的领域专家。对于不存在公认专家的领域,不适宜采用专家系统来处理。如地震预报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目前地震预报的准确率并不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用专家系统不会有很大效果。
(2)领域专家通过启发式方法解决问题。对于人类还没有彻底掌握且不存在成熟解法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推理的专家系统才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如暴雨预报专家系统。
(3)领域专家的知识能够表达清楚。只有能够表达清楚的领域专家知识,知识工程师才有可能将其整理出来,并以形式化表示出来。依赖感觉的工作领域和依赖技能的工作领域,都不适合应用专家系统。
3.数字孪生系统
数字孪生系统是一种尚未成熟的技术,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记录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建立相应的数字化镜像,以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
这种系统被期望用在各种领域,例如工业生产、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楼宇、智慧矿山等。正如人要面临生老病死一样,设备也要面临生产制造、装备、投入使用、维修、更换、报废等过程。如果可以实时监控、分析和诊断,形成一个虚拟数据模型,那么这个模型就可以指导人们,预判实体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营成本。
举例来说,飞机自投入使用之日起,会实时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经过传输、处理、存储、输入仿真模型之后,可构成一架虚拟的数字化飞机。这架数字化飞机可以通过实时的监控数据反映飞机当前的状况,例如配件在下一个维保周期内是否需要更换;甚至可以预判飞机的使用寿命是否会因不可抗力而缩短。
在工业生产中,数字孪生系统可用于预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时间,以优化生产和降低成本。同时,该系统也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诊断,以改善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
在智慧城市方面,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模拟和优化城市规划,提高资源管理,增强公共安全,甚至改善交通流量。
在智慧交通领域,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提供详细的交通模拟和预测,以帮助制定有效的交通策略。
在智慧能源领域,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帮助预测和管理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的使用,降低碳排放量。
在智慧楼宇方面,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提高楼宇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智慧矿山领域,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物联网实时控制系统
物联网实时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交互,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的系统。它具有以下特点:
多样化和开放化:系统具有多种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和无线),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系统还具有开放的接口,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互联。
广泛化和智能化:系统可以连接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广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同时,系统还具有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安全性强: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机制,其中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安装操作方便:系统的安装和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地部署和运行。
稳定性高:系统具有较高可靠性和较高稳定性,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多样化管理:系统具有多种管理方式(如远程管理和本地管理),能够满足不同的管理需求。
实时性强: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提供实时监控和控制能力。
成本低:系统的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
兼容性高:系统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各种设备和技术进行互联和协同工作。
功耗小:系统具有较低的功耗,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